2007年,中国半导体顶级专家李爱珍成功入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而在此之前,她曾四次申请中国院士被拒,如今却轻轻松松被评为美国院士,这不免让不少人为她打抱不平,而面对众人的热议,已经是87岁高龄的李爱珍说了一番意想不到的话......
1936年李爱珍出生于福建一个富裕家庭,那几年的中国正处于战火纷飞的境遇,很多人为了保命,都选择了出国逃难。
李爱珍的父母也不例外,在战乱时带着李爱珍来到了菲律宾,他们在菲律宾都有生意,因此生活状况还算不错。
虽然在菲律宾生活无忧,但李爱珍的父母始终保持着一颗中国心,并没有因为在这里的生活而忘记祖国。同时,他们也从小就教育李爱珍:“你是中国人,要回到中国为建设祖国添砖加瓦”。
等到战争过去,李爱珍的父母就迫不及待的带着她回到了祖国。他们接受过西方的先进教育,深知要想发展祖国唯有通过不断的学习。
于是让李爱珍一定要好好学习,李爱珍也没有辜负父母的期待,凭借着自己不断的努力,最终如愿以偿的考上了复旦大学化学系。
李爱珍一心扑在学业上,常常为了实验废寝忘食,最后也以一名优秀毕业生的身份成功从学校毕业,之后进入了上海冶金所工作。
冶金所的名号听上去似乎非常高大上,但其实内里的设备非常简单,那时中国的各项技术都非常落后,还没有可以实现高速计算的计算机等科研设备。李爱珍和同事开展科研工作都只能用算盘。
后来一次偶然机会,李爱珍得到了一次出国进修机会。她在美国见识到了许多在中国从未见过的先进器械,包括许多半导体和科学技术等。
这一次美国之行让她深深见识到了中美之间的科技差距,她更加下定决心,一定要为祖国做出些贡献,好让中国能够更快的赶上世界的步伐。
回国后,李爱珍就开始了对半导体材料的研究。她在中国上海建立了一个研究所,广纳贤才,但因为缺乏先进的实验设备,研究进度一直很缓慢。
当时中美关系虽然稍有改善,但在关键技术等领域,西方国家还是对中国实行着严重的技术封锁,中国在科技领域完全处于一个一无所知的境界。
但李爱珍并没有气馁,她把自己毕生所学都投入到了科技研发里,为了实验,完全放弃了自己个人的娱乐生活,在实验室一呆就是几十年。
直到80年代初,李爱珍的团队宣布在半导体领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这一消息振奋人心,她向世界证明,别的国家有的,我们中国人也能做出来。
不久之后,李爱珍带领着团队,还研发出了5-8微米量子级激光器。从事研究工作几十年来,李爱珍先后多次获得国家级奖项,后来,她还被大家亲切的称呼为“芯片铁娘子”。
但让大家一直很遗憾的则是,这个为中国半导体事业倾其一生的女科学家,最后竟然四次无缘中科院院士。
按理来说,李爱珍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理因得到中科院院士的头衔。但之所以还是未能入选,主要是因为中科院院士的申请条件太严苛了。
其中第一条要求就是申请者年龄不能超过65岁。李爱珍在科研界工作了几十年,已经不算年轻了。所以在年龄条件上,她就失去了优势。
其次,申请人还必须获得3名及以上的本院院士推荐,而每个院士手里都只有两个推荐名额,大家一般都更愿意把这样宝贵的机会留给年轻人。
这样苛刻的申请条件,最终导致李爱珍才多次申请都未能成功。记者询问她是否会感到遗憾,她回答道:“遗憾肯定是有的,但自己并不会有什么不满,我只知道国家给了我许多,不会记得国家没给我什么。”
虽然无缘中科院院士头衔,她也毫不气馁,继续把精力和时间都放在科研上。
2007年,李爱珍突然被推荐成为美国科学院院士,她也因此成为了第一个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的中国人,而获此殊荣的中国人一共只有11个,由此可见其含金量之高。
面对美国人的高薪聘请和优越的条件待遇,李爱珍选择了拒绝。她表示,自己能获此殊荣,都是国家给她提供的条件。
更何况自己出身华侨家庭,比任何人都更清楚祖国的意义。所以她不会去美国,只有中国才是她的家。
李爱珍这一发言获赞无数,我们也为自己的国家能有这样一位建安风骨,不慕名利的科学家而感到深深的自豪。希望她能够长命百岁,与大家一同见证中国的繁荣昌盛。
大宝
有句话说的挺好,霍金来了也得站起来敬酒!
萤光 回复 04-02 10:50
说不定连上桌的机会都没有
lyqczl 回复 03-30 03:19
霍金该约下桌上的人,组一局了
快乐人
得不到认可的科学技术人材
泛舟沧海
致敬[点赞]
用户43xxx86
这说明中国的院士更值钱啊!
念伊
致敬!仙风傲骨!
等着拱白菜
李爱珍[点赞]
山抹微云
说白了还是要关系,你的圈子没有三个院士,再有能力也得靠边站
用户18xxx74
院士应该扩编1000万,行行出状元
The New Rhythm
80年代大专厉害,前几年本科研究生卷,这是要就给年轻人还是让年轻人继续这个模式卷起来吗
用户17xxx93
我尊敬所有的中国文化人
用户13xxx76
如果是真的,那中国科学院院长是不是要拿到太阳底下晒一晒了
王者归来
应该反思好多问题
自然不惑
致敬李先生,祝愿李先生身体安康。向每一位为了祖国强大而努力奋斗的国人致敬!
深蓝
其实中国院士的含金量更高
用户10xxx97
郭沫若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