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意思!市长卢秀燕一改沉默,透过身边人捎话给新科国民党主席郑丽文:要是想让国民党翻身,光有激情不够,还是得接接地气,多听听基层党员和普通选民怎么说,继续走中间选民路线!这一回,台中地方和党中央的“暗涌”,被她轻描淡写地抛到了台面上。 国民党主席选举于2025年10月18日举行,郑丽文获得65122票,得票率50.15%,成功当选,成为该党历史上第二位女性主席。此次选举总投票人数达331145人,投票率39.46%,有效票129867票。郑丽文击败郝龙斌等竞争者,标志着国民党内部世代交替的推进。她上任后迅速调整党务人事,推动党员扩招计划,并在两岸议题上强调九二共识基础下的和平交流。选举过程中,党内不同声音浮现,特别是地方党部对中央决策的疑虑。台中作为国民党重要据点,当地干部私下表达对人事变动过快的担忧,认为这可能影响党内稳定。新主席的激进作风虽鼓舞部分党员,但也引发基层对未来选举策略的讨论。卢秀燕在选举前后保持沉默,专注于市政工作,却在结果出炉后通过渠道向郑丽文传递意见,建议多听取基层党员和普通选民看法,坚持中间选民路线。这反映出国民党地方与中央在路线选择上的潜在分歧。 卢秀燕担任台中市长以来,注重民生议题,尤其在交通基础设施上投入大量资源。她推动捷运蓝线建设,编列预算88亿元,用于用地取得和前置工程,目标是与绿线形成十字路网,提升城市交通效率。此外,市府规划七线齐发,构建完善的大台中捷运系统。在道路建设方面,市政路延伸工程第二标段从安和路到惠中路,总投资14亿元,旨在优化交通流量。公交线路调整多次进行,通过座谈会收集司机和乘客反馈,增加班次覆盖偏远地区,并引入低地板车辆方便老人出行。这些措施直接改善居民日常生活,减少高峰期拥堵。物价控制成为另一重点,卢秀燕实施普发现金振兴经济三部曲,包括物调券发放,在70处商圈和公有市场推广,刺激消费稳定民生。面对油价和肉价波动,她协调供应商,避免囤积,确保米面等基本物资价格平稳。 郑丽文当选后,收到大陆贺电,并通过党内渠道回复致谢。这凸显国民党在两岸议题上的定位,她强调2008年至2016年基于九二共识的交流经验,认为这能带来和平稳定。郑丽文出身学运,曾主张台湾独立,后转入国民党,代表战斗派和非中华民国派势力崛起。她提出两岸同属中华民族的论述,主张温和亲中形象,加强合作关系。但党内部分人士质疑其亲中标签,可能影响中间选民支持。基层党员反馈显示,国民党党员结构老化、意识形态深蓝化,导致决策脱离社会主流。地方派系在选举中发挥作用,但快速扩党计划引发老党员与新成员融合担忧。台中红黑两派历史上轮流执政,如今虽松动,却仍影响地方政治生态。卢秀燕的传话,正是针对这些问题,提醒新主席需平衡激情与实际,注重基层意见,以避免党内分裂。 国民党复兴面临多重挑战,除了选民结构变化,高层与底层脱节成为主要问题。郑丽文高调推出战斗口号,鼓舞人心,却忽略选民更在意落地实事,如夜市摊贩摆设、捷运通达、老人健保和空气改善。台中空气质量曾是痛点,卢秀燕上任后推动相关措施,逐步缓解空污问题。这些民生议题直接绑住民众日子,国民党若只喊口号,不听基层声音,选民可能在投票时冷漠回应。党内分析指出,国民党屡次败给民进党,根源在于未能稳住基层。郑丽文需多跑地方,如台中、桃园、宜兰,与党员交流,了解需求。温和派不是软弱,而是稳定器,能拉票站台,推动选举机器运转。卢秀燕的建议,强调继续走中间选民路线,正是基于这些现实考量,帮助国民党重振旗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