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被万历帝朱翊钧清算时,其生母李太后自始至终没有为张居正说过一句话,最终酿成

乐山聊养生 2025-11-23 11:35:54

张居正被万历帝朱翊钧清算时,其生母李太后自始至终没有为张居正说过一句话,最终酿成张居正长子张敬修自缢而死,张家十几口人活生生的被饿死,骸骨还被野狗啃食。 张居正在1572年成为首辅,那年万历皇帝朱翊钧只有九岁,刚刚即位。实际政务全落在张居正一人肩上。刚接手的时候,全国赋税繁重又混乱,他干脆拍板推行一条鞭法,把原本零碎的赋税和徭役合并成统一银两,交钱就行,不用再被差役拉去服劳役。 地方官一开始不满,借口百姓不识银,张居正下令查账问责,不做就是不作为,立刻罢免。没两年,赋税收入上来了,百姓也感觉轻松些了。 张居正知道只改制度不行,人还是老样子,于是盯上了官员。考成法就是这么来的。他让地方各级官员每年汇报施政情况,中央统一考核,做得好升,做不好革职甚至治罪。 一些官员觉得太过严格,甚至“没人味儿”,可他不在乎。有人背后议论说他专断,他只说一句:“朝廷不养闲人。”他确实把明朝整顿得像模像样,史家称“万历中兴”,靠的正是这些改革。 权力久了,张居正和皇帝的关系变得微妙。张居正曾几次公开训斥朱翊钧,还拦过几道圣旨,说不合适,不能发。李太后知道这些,脸上虽然没表现什么,但心里未必没有数。张居正权大到什么程度?连内阁文书,有时都要他亲自点头才能下达。可他忽略了一件事:小皇帝会长大。朱翊钧到了二十岁,对这个“老师兼管家”的不满日积月累。 1582年,张居正病逝。当时没人觉得会出事。可几个月后,朱翊钧突然发难,宣布张居正贪污腐化,派锦衣卫查抄张府。家里金银堆成山,这成为定罪的铁证。有人说张居正确实贪,但也有人怀疑被放大。张家被软禁,连饭都不给吃。 张敬修坚持不住,写了一封书信后自缢。其余亲属在柴房里饿了好几天,全死了。尸体无人收,任由狗啃。李太后在此事全程保持沉默,没有一句求情。 张居正的死不仅是个人悲剧,更是改革流产的开始。他的推政被全盘否定,一条鞭法在不少地区遭到废止,考成法也被束之高阁。那些曾被压制的贪官污吏纷纷翻身,地方财政重新混乱。边防松动,辽东局势日益恶化,为后来的女真崛起埋下隐患。 一直到1622年,天启帝才为张居正平反,恢复名誉。但那个时候,明朝已经进入衰亡阶段,谁还在意一个二十年前死去的人?张敬修的坟头早已荒芜,张家的宅院变成废墟,没人记得当年这家曾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整件事里,李太后的沉默很刺眼。有人说她怕儿子,也有人说她看透了权力的本质。或许,她只是选择了不插手,因为她知道,这种斗争,连皇帝都不一定全身而退。张居正把希望寄托在太后身上,结果却是彻底的绝望。 所有故事,最终都回到人性。张居正的成与败,并非他一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明代政治结构的宿命。他太刚,太急,又太相信制度能压住一切。但制度之上,是人,是权力,是算计,是恐惧,是那句老话:“成也权术,败也权术。”

0 阅读:15
乐山聊养生

乐山聊养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