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极力推崇的刘巴是什么人?为何连刘备、张飞都忍让他三分? 刘备攻入成都后,赏赐将士致使府库空虚,一时拿不出军费粮草,手下人议而不决。刘巴站出来提议改铸“直百钱”,由官府平抑物价,设置官市稳定物资流通。刘备听了照做,不出月余,财政转危为安。这人不是别人,正是连诸葛亮都说“论筹划,吾不如也”的刘子初。 早在益州刘璋政权时期,刘巴已是刘焉旧部,刘璋延续父亲的信任,将其列为机密幕僚。法正奉命去荆州迎刘备时,刘巴苦劝刘璋勿引此“世之枭雄”入蜀,说若真要讨张鲁,可派别将应对,切不可让刘备进成都。刘璋不听。刘备入川,局势渐紧,刘巴便称病不出。后来刘备起兵围城,诸葛亮再三向刘备举荐刘巴,刘备下令:“有害子初者,诛三族。” 刘巴为何受如此看重?更早前,他本是曹操掾吏,曾奉命南下劝降零陵、桂阳、长沙三郡,结果赤壁战败后,被困敌后。他既不愿归顺刘备,也无颜北返,只打算绕道南方的交趾再转去益州。诸葛亮赶在他离开前追上他一番劝说,刘巴却冷冷一句:“我有使命在身,岂能轻言归降?”诸葛亮劝不动他,刘备因此怀恨多年。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刘巴不是不知轻重,而是看不惯刘备的出身与做派。他宁愿冒死独行千里,也不愿苟且一时。 到了交趾,他与士燮政见不合,终究还是北上走牂牁道入益州。当时险路多盗匪,刘巴能一路穿越可见其意志极坚。他不屑攀附权贵,后虽归刘备麾下,但见张飞上门拜访仍然闭门不应。张飞虽怒,却未发作,反而敬他如初。诸葛亮劝刘巴稍作收敛,刘巴却说:“丈夫当交天下英雄,非与兵子耳语。” 刘备曾怒斥:“此人志在曹操,安有忠心于我?”可刘备终究知道,这人可用,不可驯。他冷着脸,却给了刘巴最高政治容忍,任其为尚书令。 刘巴不是良将,不喜军旅,不管民情,不迎人情,他只管政务。他的才华冷峻,却精准。他不是为人所喜,却为政权所必。 纵有傲气,但绝无私心。诸葛亮佩服他,刘备容他,张飞敬他,正因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