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在荆州时名士“从之如云”,刘巴为什么要躲到交州?其实不愿意跟着刘备的人不少。

乐山聊养生 2025-11-22 15:39:36

刘备在荆州时名士“从之如云”,刘巴为什么要躲到交州?其实不愿意跟着刘备的人不少。 建安十三年,荆州风声鹤唳,刘表新亡,刘琮仓促投降曹操。刘备从樊城撤走时,大批荆楚士人倾城而出,纷纷追随,但刘巴却不在其中。他避开刘备军队,转投曹操麾下,被任命为掾官,奉命出使荆南招降三郡。那时他心里很清楚,刘琦与刘琮争权不休,荆州早晚是乱局,自己这一趟,走的是稳路。 谁料赤壁一战曹操大败,江南形势突变。刘巴被困荆南,北归无望,南郡归属孙权,刘备又突然挥军南下。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守将不战自降,刘巴顿觉骑虎难下。他不愿向刚还站在对立面的刘备低头,只能绕路逃往交州避祸,寄人篱下,形如流亡。 彼时,刘备已在南郡站稳脚跟,而刘巴在南中漂泊数年后,最终西入益州,依附刘璋。刘备率军入蜀时,刘巴无言以对,只得避居不出。直到刘备夺得成都,刘巴才在别无选择中,主动现身谢罪。令人意外的是,刘备并未加罪,反而采纳诸葛亮建议,任命刘巴为西曹掾,让他主管制度条令、官僚任命。 益州局势混乱,百姓无籍,赋税无门,刘巴审时度势,建议实行“土断”,将流民归籍、豪强抑制,家户清明,赋税初定。诸葛亮对这套制度极为赞赏,还特意记在奏章中称“其有济世之才”。刘备看得出来,这人虽不善逢迎,却是真干事的。 但刘巴的性格并不好相处。他刚毅孤傲,与同朝的法正、李严不和,不参加宴会,不走人情,整日闭门撰制文令。有人看不惯,诸葛亮却说他不是装清高,是本性如此。 刘备晚年,国事紧张,朝政繁重,刘巴依然不多言语,只是按部就班处理文书制度。一纸纸命令从他手中定下,成了蜀汉律令体系的基础。他不打仗、不出谋划策,却用笔杆子立了蜀中半边法治。 “士有百行,以德为首。”这是刘备临终前对诸葛亮说的话,也恰巧印证了刘巴这一生。他不跟风,不攀附,有自己的判断,也有自己的骨气。 刘巴死时,未有大名声,却留下了蜀汉治政制度的根本。他不是众人追随刘备时的那一朵浪花,他是那条逆流而行的小船,虽迟归,终未沉。

0 阅读:34

猜你喜欢

乐山聊养生

乐山聊养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