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1942年,远征军副师长齐学启被俘,面对日军的劝降,他说:“中国军人,可

千浅挽星星 2025-11-20 21:03:37

[微风]1942年,远征军副师长齐学启被俘,面对日军的劝降,他说:“中国军人,可杀不可辱!"说完,他猛然夺过军刀,正要自杀,却被日军拦住。 1942年,齐学启随远征军在缅甸参与作战,仁安羌大捷后,部队在丛林中突围,齐学启为掩护战友和伤员,主动留下来断后,与日军激战至弹尽粮绝,最终力竭被俘。 日军深知齐学启的身份和影响力,不想将其杀害,而是希望通过劝降他,打击中国军队的士气。 被俘后,齐学启被关押在条件极其恶劣的战俘营中,牢房潮湿阴暗,蚊虫密布,他身上的军装早已破旧不堪,左臂还带着作战时留下的枪伤,一动就剧痛难忍。 日军对他软硬兼施,先是送来精致的和服,许诺让他担任“缅甸自卫军”高官;又端来好酒好肉,劝他“识时务”。 但齐学启毫不动摇,将和服扔在地上,酒肉也原封不动退回,面对日军少佐的质问,他坚定地回应:“我是中国军人,守的是国家的脸面,你们能绑住我的人,却绑不住我的中国心!” 日军见劝降无效,便对他施加残酷刑罚,还减少他的食物和饮水,将牢房加锁看管,但齐学启始终没有屈服,反而成为了战俘营中的精神支柱。 他鼓励身边的战俘坚守底线,不要做汉奸,还告诉大家:“我们要是低头,脊梁骨会被家乡的爹娘戳断!” 有一次,日军强迫战俘集合,要求齐学启喊“日军必胜”,他却扯着嗓子高喊“中国不会亡,我们早晚能回家!”,即便被日军用枪托砸到吐血晕厥,也始终没有改口。 1945年春,抗战胜利曙光临近,日军败局已定,战俘营中几个早已投降日军的汉奸,担心战后被齐学启清算,便心生歹念。 他们趁着深夜悄悄潜入齐学启的牢房,用刺刀捅进了他的腹部,日军见状并未阻止,任由其自生自灭。 在生命最后的七天里,齐学启忍受着剧痛,始终没有求饶,目光一直盯着牢房窗户的方向,那里是祖国的所在。 临终前,他拉着身边士兵的手,断断续续地说:“告诉外面……我没给中国军人丢脸。”当盟军解放战俘营后,士兵们在齐学启贴身口袋里,发现了一张皱巴巴的纸片,上面用鲜血写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八个大字。 齐学启将军用生命诠释了“中国军人,可杀不可辱”的气节,他在绝境中坚守底线,不仅赢得了对手的敬畏,更挺直了民族的脊梁,成为后世敬仰的英雄。 信源:华声在线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齐学启:“现代文天祥”的血色归途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千浅挽星星

千浅挽星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