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号,日本前首相麻生太郎在东京发表演讲的时候强调,对于高市早苗这个新政权,我们“既然生了就要养”。那么如何看待麻生的这个发言? 高市早苗能坐上首相宝座,核心票仓就来自原“安倍派”和麻生自己的派系,尤其是麻生派在自民党内部势力盘根错节,四大要职中占了半数,说是半壁江山毫不夸张。 当初高市敢顶着压力,任命涉“黑金”丑闻的议员入阁,甚至推举麻生担任副总裁,本质上就是对这份支持的“论功行赏”。 这种背景下,麻生自称“接生婆”并不为过,毕竟没有他在背后托底,高市未必能在总裁选举中脱颖而出。 麻生愿意站出来说“养”,本质上是因为高市政权已经到了必须有人扶一把的地步。 上任不足一个月,高市的执政之路就布满荆棘。 最棘手的莫过于盟友突然“散伙”,合作了26年的公明党毅然退出联盟,理由很直接:高市不仅不避嫌重用涉“黑金”人员,连“无核三原则”这类基本政策都态度含糊。 公明党一走,自民党与维新会的联合政府立刻陷入众参两院“双少数”的困境,此后要通过法案,都得看在野党的脸色。 街头抗议也未曾停歇,数百名民众堵在首相官邸前高喊“高市下台”,指责她“不懂外交偏要硬闯”。 但这还不是最棘手的,新组建的“自维联盟”本身就根基薄弱。 这是自民党首次与维新会合作,名义上是联合执政,实则更像松散的“阁外协作”,连核心的执政协议都没敲定细节。 早稻田大学政治学教授就直言不讳地指出,这种缺乏共识的合作,到了执行阶段必然矛盾频发。 以能源政策为例,两党虽达成2026年监管大型光伏电站的共识,但具体监管方式、标准阈值等关键问题,至今仍未谈拢。 经济领域的状况更糟,物价飙升让民众怨声载道,高市推出的财政政策又被专家泼了冷水,认为根本达不到预期效果。 麻生说“形势不乐观”,其实已是相当委婉的评价。 用“养孩子”来比喻经营政权,在东亚政治语境里向来耐人寻味。 “生”是将其推上台,那“养”又该如何解读?表面上看,是帮高市稳住内阁内部的派系平衡,毕竟麻生派占据不少要职,有能力协调矛盾;往深了说,是要为高市收拾烂摊子,比如公明党退出后,就得由麻生出面与在野党周旋,避免法案全被否决。 可这种说法里的居高临下,终究藏不住,哪有家长对独立政权说“要养”的?潜台词很明显:高市的政权还不够成熟,得靠他这个老资格兜底。 麻生敢如此直言,也和他一贯的行事风格分不开。 这位前首相从来不是安分角色,此前就曾直言公明党高层是“顽固不化的癌症”,还想拉拢其他党派削弱公明党的势力。 他这次公开表态要“养”高市,也是做给自民党内部看的:联盟再难,也是自己选的路,谁都不能拆台。 而且麻生的发言,向来藏着对内的算计,就像他之前在台北声称“要保卫台湾”,表面是谈外交,实则是想借外部议题推动日本防卫费上涨和宪政改革。 这次说“生了要养”,恐怕也是想借着“扶持高市”的名义,进一步巩固自己派系的势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