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路上,国民党的飞机几乎每次都能准确无误地轰炸到红军,贺龙眼珠一转,就想到一条妙计,让国民党的飞机“自相残杀”! 长征路上的红军,常常要面对头顶上国民党飞机的威胁。 这些铁疙瘩像嗅觉灵敏的猎犬,总能精准找到行军队伍,投下的炸弹让不少战士付出了生命代价。 没有专门的防空武器,红军只能靠分散隐蔽、用步枪零星还击,可这样的抵抗在飞机面前显得格外无力。 1934年,贺龙率领一支红军队伍从湘西向贵州进发,蒋介石的部队一路紧追不舍,空中的飞机更是没日没夜地跟踪轰炸。 当时红军大多在白天行军,庞大的队伍在开阔地带很容易被空中侦察发现,国民党空军凭借这个优势,几乎每次轰炸都能命中目标。 战士们虽然人人戴着一顶草帽抵御烈日,可面对从天而降的炸弹,这顶草帽根本起不到任何保护作用。 一次行军途中,飞机的轰鸣声再次从远处传来,贺龙立刻命令部队躲进山林隐蔽。 敌机在天空盘旋许久,没发现可疑迹象便离开了。 可没过多久,侦察员传来消息,身后有一个团的国民党追兵正在逼近。 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空中还有飞机威胁,形势十分危急。 贺龙站在山头上观察地形,目光扫过战士们头上的草帽,突然有了主意。 队伍翻过一座大山后,眼前出现一片平坦的山场,贺龙当即下令,让全体指战员把头上的草帽统统丢掉。 这个命令让战士们十分不解,草帽是行军路上的必备品,既能遮阳又能挡雨,有的还是从根据地带来的,大家实在舍不得。 但红军战士向来服从命令,尽管心里有疑惑,还是纷纷把草帽扔在了路旁,转眼间道路两侧就堆满了带着红五星标记的草帽。 贺龙看着满地的草帽,脸上露出笑容,随即命令部队迅速转移到附近的山林中。 追赶而来的国民党军队,此刻正被烈日炙烤得人困马乏。 士兵们没有草帽,个个晒得眼冒金花、口干舌燥,看到路边遍地都是红军丢弃的草帽,顿时喜出望外,一窝蜂地冲上去争抢。 带队的军官见状,误以为红军是丢盔弃甲、狼狈逃窜,不仅没有阻止士兵,自己也拿起一顶草帽戴在了头上。 很快,整个团的国民党士兵都戴上了红军的草帽,继续趾高气扬地追赶。 就在这时,几架国民党飞机再次飞了过来。 这些天飞行员一直找不到红军主力,挨了不少长官的责骂,如今看到地面上戴着红五星草帽的队伍,顿时喜出望外,以为终于找到了目标。 飞机像饿鹰扑食般俯冲下来,对着这支“红军队伍”疯狂投弹、扫射。 爆炸声此起彼伏,子弹呼啸着穿梭,戴着手草帽的国民党士兵还没反应过来,就被自己人的飞机炸得血肉横飞。 直到炸弹在身边炸开,国民党士兵才明白过来,可此时已经来不及了。 有的士兵慌忙扔掉草帽想要辩解,可飞机上的飞行员根本看不清地面的细节,依旧对着他们狂轰滥炸。 这一个团的兵力,在自家飞机的攻击下伤亡惨重,剩下的人只能四处逃窜,再也顾不上追赶红军。 躲在山林中的红军战士听到远处的爆炸声,个个拍手称快,彻底佩服贺老总的神机妙算。 其实贺龙的这条妙计,是摸清了国民党空军只靠草帽上的红五星识别目标的草率,也看透了追兵贪小便宜、骄兵必败的心理。 没有先进的武器装备,红军就靠灵活的头脑和对敌人的深刻了解,化解了这场危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