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杜月笙的儿子杜维善来到北京,打算收回父亲购置的四合院,但住户拒不承认

代天谈历史 2025-11-19 16:38:17

1991年,杜月笙的儿子杜维善来到北京,打算收回父亲购置的四合院,但住户拒不承认,并要求每户赔偿几百万,无奈之下,杜维善只能求助相关部门,那杜维善最后有没有收回房产呢? 1991年杜维善从加拿大飞回北京,手里拿着父亲遗嘱和民国房契,直奔东四轿子胡同8号。他先去房产管理办公室递材料,包括1930年代买房记录和杜月笙财产分配文件。办公室人说,让他自己和住户谈谈。到了现场,院子已分成多个单元,住了20多户人,大多是附近单位职工,已住了几十年。杜维善亮出房契,解释这是父亲为孟小冬买的,产权该归他。 住户们一看有人来收房,围上来查看文件后摇头,说房产早不是私人的,他们有1980年代单位分配证明和租赁合同。有人说住了30多年,维修费都出了不少。代表们提出,要搬走可以,每户赔几百万,用来买新房和安置。这在九十年代初是笔巨款,普通人一辈子挣不着。杜维善有海外收入,但也扛不住这么大数目。他试着和几户单独聊,讲房产历史,比如杜月笙怎么加建花园和戏台,但住户不松口。 协商几天没结果,杜维善转去北京市房产管理局求助。他交上全套文件,包括房契原件和家族证明。工作人员查档案,从1940年代到1980年代的记录全翻出来。原来孟小冬走后,房产空置一阵,后因政策变动纳入公有,分配给职工。调查花了几周,走访老登记处和单位,确认手续齐全。部门说旧房契不符合现行法规,房产已公有化。 杜维善不服,把案子告到法院。开庭时,他出示证据,讲继承依据。住户方递交分配证明,还找证人说长期居住事实。法院调历史档案,查明1950年代产权变更合法。判决书认定房契虽真,但法律更新后失效,房产不返还。杜维善看完判决,在胡同口站了会儿,没再上诉。 判决后杜维善开始捐古钱币给上海博物馆。从1991年起,他分七次捐出2128枚,包括萨珊王朝金银币、贵霜王朝金币和阿拉伯萨珊银币。这些多从海外收集,填补博物馆丝绸之路钱币缺口。专家估价达18亿。博物馆想给补偿,他拒绝,说东西该留在中国,让大家看。 杜维善还捐了33册外文钱币研究书,帮助学术工作。他编《丝绸之路古国钱币》专册,培训馆员。博物馆设专室陈列这些币,提升收藏水平到世界前列。房产后来被德裔华人花映红买下,她是孟小冬粉丝,花钱改建成孟小冬纪念馆,展示艺人生平和物品。杜维善去参观过,看到院子保留结构,用于文化传播,就说了一句“这样也好”。 杜维善回加拿大,继续收藏研究。2020年3月7日,他在温哥华因心梗去世,享年87岁。家属说,他入院急救两天后离世。杜维善一生捐宝无数,遗产不光是钱币,还推动文化交流。

0 阅读:0
代天谈历史

代天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