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7月的一天,北京医院重症监护室内,气氛凝重。高龄的邓颖超躺在病床上,氧气面罩轻轻起伏。护士轻声询问她是否还想见谁,她睁开眼,艰难地吐出两个字:“李鹏。” 1992年7月,邓颖超肺部疾病恶化,北京医院多次发出病危通知。李鹏中断公务,到医院值守。病房配备监护仪显示心率氧饱和,护士每小时检查静脉管路,确保液体输入平稳。 7月10日晚,邓颖超躺在病床上,氧气机发出嗡嗡声。护士靠近询问是否需要见人。邓颖超眼睛睁开,嘴唇张合,用力说出“李鹏”二字。声音微弱但可辨。 秘书通知门外李鹏,他进入握住邓颖超手。李鹏坐椅子上,避免拉扯输液线。邓颖超无进一步言语,眼睛半闭呼吸起伏。 李鹏汇报三峡工程地质勘探和移民规划。邓颖超手指微动回应。窗外街灯闪烁,车辆声偶传。其他人保持距离,整理文件不干扰。时间到深夜,邓颖超呼吸渐缓,李鹏观察监护屏曲线。 呼唤源于长期联系,邓颖超从1938年起照料李鹏,指导从孩童到专家路径。现在医院中,她选择这个名字,体现对工程关注的延续。医护轮班检查血压心电,确保设备运转。李鹏取出笔记本记录体征,与医生讨论用药。 护士再问需求,邓颖超摇头无再发声。病房门半开空气流通保持安静。李鹏安排秘书处理外部,自己留在室内。氧气瓶更换发出咔嗒声,护士操作小心。邓颖超呼唤成当晚焦点,医务日志注明时间内容。 李鹏汇报毕,坐直观察面部。邓颖超眼睛闭合面罩雾气均匀显示呼吸稳定。医院走廊脚步声,其他家属偶尔经过。墙上挂钟指向午夜,李鹏调整椅子准备守候。护士提供热水,李鹏饮用继续关注数据。 时刻突出邓颖超对李鹏影响,从重庆教育到后期项目指导。病房动作围绕病人展开。李鹏与医生交流确认夜间护理。邓颖超状况稳定在临界,呼唤后进入浅睡。 邓颖超健康从1991年高烧肺炎开始下降,一年内住院多次。她要求不抢救但无人执行。1992年7月27日前已行动不便,进食困难。医生实施胃漏手术维持营养。 李鹏守候体现对邓颖超的敬重,他视她为母亲般存在。呼唤后,医护加强监测,避免并发症。病房日志记录所有变化,确保医疗连续。 邓颖超1992年7月11日上午在北京医院逝世,终年88岁。遗体火化,骨灰遵遗嘱撒入渤海湾,与周恩来骨灰同处。李鹏参与悼念,继续国家事务。他监督三峡工程准备实施,多次到长江检查坝基浇筑设备安装。 1994年,三峡大坝开工,李鹏视察工地审阅地质报告,解决洪水控制。他推动资金分配,确保移民新住房耕地。工程中协调部门,处理环境评估技术难题。 李鹏从1983年起担任三峡工程筹备领导小组组长,推动科学论证和人大表决。他到工地库区考察19次,听取意见决策重大问题。1993年成立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李鹏任主任监督建设。 1998年,李鹏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主持水利立法会议,制定能源条例,建立监督机制。这些法规为项目提供法律支持,促进电力标准化。 退休后,李鹏撰写回忆录详述电力水利经验。2019年7月22日,李鹏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他的生涯聚焦能源,对基础设施有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