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这话就很有意思了。当主持人问他,如果日本与中国开战,美国会不会支持日本时,特朗普异乎寻常的回答说,许多盟友并不是美国的朋友。 估计高市早苗听到特朗普这话,手里的安保文件都得攥皱了,就在她刚在国会喊完“台海动武关乎日本存亡”,日本海上自卫队还在距台湾100公里的仙岛群岛摆完军演架势,满心以为能换来美国一句硬气承诺,结果等来这么一句“盟友不是朋友”的冷水。 这哪是外交辞令,分明是把美日同盟那层“温情脉脉”的窗户纸,撕得干干净净。 日本花这么多钱买装备,难道真没点底气?翻遍日本防卫省2025年的预算账本就知道,全年8.7万亿日元防卫预算里,83%都砸在了美制装备上,自主研发的钱连7%都不到。 就说他们引以为傲的F-35战机,看着挺唬人,可出了故障得整机运回美国维修,战时根本没法及时补充。 反观中国,055型驱逐舰一年能造2艘,歼-20生产线年产能超100架,从航母到导弹全是自己造的,压根不用看别人脸色。 有网友调侃,日本买的不是武器,是“美国牌遥控器”,开关还攥在人家手里。 再看看日本心心念念的“美日协同防御”,里子早空了,2025年9月那次美日军演,美军张口就让日本掏70%的后勤费,可轮到日本要“堤丰”导弹的核心数据时,美军却翻脸不认人。 这场景是不是有点眼熟?1956年苏伊士运河危机,英国法国跟着美国围堵埃及,结果美国突然撤资搞垮英镑,逼着英法灰溜溜撤军。 2021年阿富汗撤军,美国更是把盟友扔在喀布尔机场的混乱里不管不顾。 现在轮到日本,特朗普连装都懒得装了,直接挑明“盟友不是朋友”,潜台词就是别想让我为你拼命。 特朗普这么说还离不开那本贸易帐,美国商务部10月的数据摆得明明白白,2025年前三季度美日贸易逆差687亿美元,比中美逆差还高12%。 日本汽车占着美国23%的市场,却对着美国汽车收15%的关税;一边跟着荷兰限制对华半导体出口,一边偷偷给美国卖高端光刻机,一年赚42亿美元。 特朗普这商人出身的,最懂这笔账,你在经济上占我便宜,还想让我拿士兵的命给你当保镖? 前首相鸠山由纪夫说得实在,日本从来不是美国的平等盟友,只是人家在远东的“前沿哨站”,有用时给块骨头,没用时随时能扔。 或许有人觉得,美军在亚太还有基地,不至于真不管。可央视网3月就报道过,美军“卡尔·文森”号航母早就从关岛调去中东了,西太平洋的“双航母威慑”早就空了。 美军太平洋舰队司令帕帕罗在国会说得更直接,要是在第一岛链和中国冲突,美军基地撑不过48小时。 这话哪是示弱,分明是给日本划红线:别指望我帮你,自己掏钱加固防线。 果不其然,11月初美国就放宽对日军售,让日本买“标准-6”导弹,本质就是让日本当“挡箭牌”,自己好把驻日美军的弹药库往关岛、澳大利亚搬,实现“减负”。 日本还没反应过来,其他盟友已经开始跑路了。韩国直接推迟了和美日的联合军演,三星电子10月对华半导体出口环比涨了22%,用真金白银表态度。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更直接,公开说“不选边站”,转头就重启中澳自贸协定谈判。 就连英国这个“铁杆盟友”,查塔姆研究所11月的报告里都写着“美国的同盟承诺是可交易的筹码”,却迟迟不敢把舰队派到亚太前线。 这些国家心里都门儿清,跟着美国站台没好处,不如先保住自己的经济饭碗。 日本国内早就炸了锅。共同社10月底的民调显示,62%的人觉得“战时美国不会救日本”,58%的人反对“武力介入台海”,都是有统计以来的最高值。 自民党内部也吵翻了,前防卫大臣石破茂在会上拍了桌子:“我们掏70%的钱,连句准话都换不来,这同盟有啥用?” 高市早苗还在硬撑着说“同盟根基稳固”,可她的内阁成员已经私下找专家讨论“如何减少对美依赖”,这种自欺欺人,谁看了都觉得尴尬。 更关键的是,日本连“自己保护自己”的本钱都没有。 反观中国现在的军工体系是全产业链自主,东风-17能突破宙斯盾防御,福建舰的电磁弹射技术比美国“福特级”还稳。 而日本的“改进型12式反舰导弹”,看着射程到了1000公里,可雷达和导航系统还得靠美国支持。真到了关键时刻,美国只要断了数据,日本的导弹就成了无头苍蝇。 日本总想着靠依附美国实现野心,却忘了盟友关系从来靠实力说话,特朗普的一句话,就把这种“依附型安全”的泡沫戳破了。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来评论区唠唠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