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算是开了眼了。 丹麦给乌克兰送了8个多亿欧元的武器,结果一查账单,买单的是

高格风和 2025-11-17 23:21:24

我今天算是开了眼了。 丹麦给乌克兰送了8个多亿欧元的武器,结果一查账单,买单的是俄罗斯自己。 丹麦大笔一挥,送出了一份超过八亿欧元的对乌军援,但买单的却不是哥本哈根,而是莫斯科自己,这手操作钱来自于被冻结的俄罗斯资产利润,这听起来简直是天才之举。 乍一听这操作确实让人拍案叫绝,不用花自己纳税人一分钱,还能赚足支持乌克兰的政治口碑,丹麦这波操作看似赚得盆满钵满。可往深了想,这哪是什么天才之举,分明是在国际规则的底线上反复横跳,把几百年建立起来的金融信任当儿戏。那些被冻结的俄罗斯资产,不管背后有怎样的政治考量,本质上仍属于特定主体的财产,如今却被直接挪作军火采购资金,上演了一出“用你的钱,买炮弹轰你”的荒诞戏码。 西方世界一直标榜“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银行更是被宣传成资金安全的保险柜。可丹麦这波操作直接撕毁了这块遮羞布,让所谓的金融中立变成了笑话。银行里的资产今天能因为“政治正确”被挪用给乌克兰买武器,明天其他国家的海外资产,是不是也可能因为立场不同就被随意处置?这种先例一开,国际金融市场的信任根基就动摇了,谁还敢放心把钱存到那些标榜“中立”的海外金融机构。 更有意思的是,这波操作连欧盟内部都吵成了一锅粥。匈牙利直接把欧盟告上了法庭,反对这种动用冻结资产收益援乌的做法,认为这违反了欧盟条约。比利时更是态度强硬,因为大部分冻结资产都由比利时的欧洲清算银行持有,一旦俄罗斯索赔,比利时可能要承担巨大金融风险,所以坚决反对这一方案。欧盟峰会开了一次又一次,始终没能就俄冻结资产使用计划达成一致,表面的团结下早已裂痕斑斑。 俄罗斯方面自然不会坐视不理,驻比利时使馆早就严厉批评这种做法,警告任何企图没收或强行动用俄资产的行为都会面临“严重反制”,甚至直接谴责这是“偷盗行为”。要知道,被西方国家冻结的俄罗斯资产总额高达3000亿美元,欧盟就占了三分之二,这么大一笔资产被随意处置,后续的连锁反应谁也无法预料。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还宣称这是“支持乌克兰最有效的方式”,可这种有效是建立在破坏国际规则、透支金融信誉的基础上。为了眼前的政治利益,把几百年积累的信任弃如敝履,这种短视行为迟早要付出代价。今天能用俄罗斯的资产援乌,明天就可能有其他国家的资产遭遇同样命运,当规则被肆意践踏,没有谁能真正置身事外。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01
高格风和

高格风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