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 韩国总统正式宣布了 ​11月16日,韩国总统府干脆利落对外公示:东北

高格风和 2025-11-17 17:21:21

果不其然。 韩国总统正式宣布了 ​11月16日,韩国总统府干脆利落对外公示:东北亚三国的官方表述顺序,今后一刀切统一成“韩中日”,彻底取代过去常用的“中日韩”或零散表述。 别觉得这只是换个称呼顺序的小事,外交场上的文字游戏从来都暗藏玄机。往浅了说,是称谓规范;往深了挖,这分明是韩国新政府在给外交路线“换赛道”,把尹锡悦时期跑偏的方向往回拽。 上届政府那会儿多有意思,为了抱日本的大腿,硬生生把沿用多年的“韩中日”改成“韩日中”,嘴上喊着“强化韩日合作”,实则是把意识形态摆在了国家利益前面。结果呢?民众不买账,85%的韩国人反对日本核污水排海,对政府一味讨好日本的做法怨声载道;经济更吃亏,中韩贸易额是韩日的2.3倍,芯片、汽车这些韩国支柱产业,中国市场占比超六成,偏科的外交让韩国半导体出口连续14个月下滑。 现在李在明政府改回“韩中日”,说是什么“遵循韩语习惯”,其实就是个体面的借口。韩联社早就点破了,这是对中国的“间接示好”。现任总统室官员说得更直白,前政府过度偏向日本搞失衡外交,现在不过是拨乱反正。这话没毛病,毕竟中韩是搬不走的邻居,产业链供应链早就绑在一起,中国连续多年都是韩国最大贸易伙伴,2023年中韩贸易额高达3600亿美元,这么粗的利益纽带,谁也不敢真的断了。 但这份“示好”到底有多少真心,还得打个问号。外交排序从来都是“喊口号容易,做实事难”。韩国一边想靠调整称谓拉近距离,争取中国市场的支持;一边又没完全脱离美国的“印太战略”,在安全问题上还得看美国脸色。这种左右逢源的小心思,其实藏不住。 更值得琢磨的是东北亚的大棋局。日本新首相高市早苗刚在涉台问题上煽风点火,又在独岛(竹岛)问题上挑衅韩国,让韩日关系再添裂痕。韩国此时把中国排在日本前面,既是对日本的不满,也是在给自己找平衡——既不想得罪美国,也不想失去中国,更不想被日本牵着鼻子走。 说白了,“韩中日”这个排序,本质上是韩国的现实选择。意识形态再热闹,也抵不过经济数据的冰冷;口号喊得再响,也不如产业链上的紧密合作实在。但称谓的调整只是第一步,后续能不能在历史认知、经贸合作等实际问题上拿出真动作,才是检验这份“示好”的关键。毕竟外交场上,从来都是听其言,更观其行。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48

猜你喜欢

高格风和

高格风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