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和帝刘肇刚登基时才十岁,朝堂大权全落在邓太后手里,这一握就是十六年。说他被架空,似乎是板上钉钉;可细究起来,又藏着几分身不由己的无奈。 邓太后是汉和帝的皇后,丈夫去世时,她才二十五岁,面对年幼的儿子和动荡的朝局,临朝听政成了顺理成章的事。起初,大臣们没觉得不妥——小皇帝确实扛不起江山,邓太后出身名门,又懂治国,由她暂代权力,至少能稳住局面。 和帝慢慢长大,到了该亲政的年纪,朝堂上也有大臣上书,劝邓太后还政。可她总能找出理由推脱:一会儿说皇帝年纪还轻,需再历练;一会儿说边境不宁,暂不能放手。甚至有官员因急着让她放权,被她以“冲撞太后”为由贬斥,这就让人觉得,她是故意攥着权力不放。 但邓太后掌权时,确实没乱来。她削减宫廷开支,严惩贪官,遇到灾年亲自督办赈灾,把汉武帝以来乱糟糟的朝局打理得井井有条。更重要的是,她没让外戚像吕后、窦太后时期那样专权,哥哥邓骘虽受重用,却被她管得死死的,没机会作威作福。 汉和帝在母亲的光环下,存在感确实弱了些。史书记载他“仁孝”,对母亲的安排很少反驳,或许是天性温顺,或许是知道自己挑不起这副担子。直到邓太后去世,他才真正亲政,可短短两年后就病逝了,没来得及做出什么政绩。 有人说邓太后是“贪恋权位”,把儿子当成了傀儡;也有人说,她是真心为汉朝着想,怕年轻的皇帝镇不住场子,重蹈前几任的覆辙。《后汉书》里没明说谁对谁错,只客观记录了她“临朝十六年,天下晏然”。 说到底,在那个“主少国疑”的年代,太后掌权本就是常事。汉和帝的“被架空”,更像一种时代的无奈——不是母亲非要抢儿子的权,而是这江山,暂时还离不开那个更有能力的人来撑着。只是对汉和帝而言,一辈子活在母亲的影子里,终究是件遗憾事。
汉和帝刘肇刚登基时才十岁,朝堂大权全落在邓太后手里,这一握就是十六年。说他被架空
张允文化历史
2025-11-13 08:53:32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