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3年,武则天对宰相娄师德说:“你弟弟久未升迁,去做个刺史吧。” 这要放一般人

司马槑谈过去 2025-11-10 03:02:40

693年,武则天对宰相娄师德说:“你弟弟久未升迁,去做个刺史吧。” 这要放一般人,接到这种电话,估计当场就得蹦起来,赶紧磕头谢恩,晚上必须开香槟庆祝。哥哥是宰相,弟弟是刺史,这简直是家族荣耀的天花板。 可娄师德听完,脸上的褶子却拧一块儿了。 他弟弟来告辞,准备开开心心去上任,娄师德却把他拉到一边,一脸严肃:“咱家现在,一个宰相,一个刺史,太扎眼了。恩宠太盛,就是招人嫉妒的靶子。你这一去,不知道多少人憋着劲想搞我们。你打算怎么办?” 他弟弟也是个明白人,赶紧表态:“哥,我懂。我去了肯定夹着尾巴做人。就算有人往我脸上吐口水,我绝对不还嘴,自己擦干净就算了,绝不给你惹麻烦。” 这觉悟,放今天都得点个赞吧? 结果娄师德一听,眉头皱得更深了:“我担心的,就是你这个‘擦’!” 这话把他弟给整不会了。被人吐口水,我忍了,我擦了,这还不行? 娄师德叹了口气:“人家朝你吐口水,说明他已经恨上你了。你当面把口水擦掉,这个动作,就是在告诉他:‘我很不爽,但我忍着’。这会让他更生气,觉得你只是暂时服软,回头指不定怎么报复他。下次他会用更狠的招对付你。” 弟弟傻眼了:“那怎么办?” 娄师德说出了流传千古的那四个字:“唾面自干。” “不若笑而受之,令自干耳。” 啥意思?别擦。你就微笑着,等那口唾沫在你脸上自己风干。 看到这,你是不是觉得后背发凉?觉得这老娄也太“窝囊”了。但咱们得看看他“上班”的地方是什么环境。 娄师德的“大老板”是武则天。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最顶尖的权力玩家,她手下那帮搞“绩效考核”的,叫来俊臣、周兴。这帮人是“酷吏”,专门罗织罪名,搞“请君入瓮”。 在那个年代,你今天还是宰相,明天可能就全家抄斩。武则天一朝,用过的宰相前前后后有近八十个,换得比咱们换工作还勤快。 娄师德的弟弟如果“擦掉口水”,表现出一丝一毫的“不服”,这个小动作传到酷吏耳朵里,就可能被解读为“心怀怨望”,离全家团灭也就不远了。 所以,娄师德教的不是“忍”,他教的是“彻底让攻击失效”。你打我,我没反应,你骂我,我没反应。你吐我口水,我就当是春风拂面。久而久之,攻击者会觉得特别无聊,你连个回音都没有,他还折腾个啥? 这根本不是窝囊,这是顶级玩家的生存智慧。 你可能会说,这不就是个老好人、受气包吗? 那你就小看他了。娄师德这人,胖,史书记载他“体充肥,行弥缓”,走路慢吞吞。 有一次上朝,另一个宰相李昭德是个暴脾气,看他走得慢,当众就骂:“你个田舍夫!” 这基本就是指着鼻子骂人了。满朝文武都看着。 娄师德啥反应?他一点不生气,笑呵呵地回头:“我不是乡巴佬,谁是乡巴佬呢?” 一句话,把李昭德给噎那了。他把这个侮辱轻飘飘地接住,还开了个玩笑,直接把火给灭了。他根本不给对方升级矛盾的机会。 最后怎么着?这个脾气火爆、锋芒毕露的李昭德,后来得罪了人,被来俊臣盯上,诬告谋反,最后被活活打死了。 而那个被他骂“乡巴佬”的娄师德,慢吞吞地走着,安安稳稳地继续当他的宰相。 如果娄师德只会“忍”和“慢”,他顶多算个不倒翁,根本算不上大智慧。 他最厉害的一招,是暗中布局,而且是帮“对手”布局。 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狄仁杰。 狄仁杰刚正不阿,能力超强,但他也因此有点瞧不上娄师德。他觉得娄师德就是个武将出身,靠着谨慎才爬上来的,没啥真本事。 所以,狄仁杰在朝中,没少排挤娄师德,老想把他从宰相的位子上挤下去,外放到地方去。 娄师德呢?全知道,全不吭声。 终于有一次,武则天看不下去了。她把狄仁杰叫来,问:“狄卿,你觉得娄师德这人咋样?” 狄仁杰特实在:“当个将军守边疆,没问题。至于别的嘛……我就不知道了。” 武则天笑了,又问:“那他知人善任吗?” 狄仁杰:“我跟他同朝为官,没听说过。” 武则天幽幽地说:“朕之所以用你,就是娄师德推荐的。” 她说完,让身边的太监拿出了娄师德的推荐奏章。狄仁杰拿过来一看,脸瞬间红到了脖子根 奏章里,娄师德把狄仁杰夸上了天,说他是国之栋梁,必须重用。 狄仁杰当场“大惭”,回去就感叹:“娄公盛德,我被他包容了这么久,竟然毫无察觉。我跟他的差距,实在太远了!” 看明白了吗? 娄师德的“唾面自干”,不是软弱,是战略定力。 他被骂“乡巴佬”不还嘴,不是没脾气,是成本控制。 他被狄仁杰排挤,反而暗中推荐狄仁杰,这才是最“狠”的。他连“恩情”这个能拿捏别人的东西都不要。因为他知道,你施恩于人,别人知道了,你又多了一份“资本”,而在武则天的眼皮底下,任何“资本”都是催命符。 他把自己伪装成一个迟钝、肥胖、没脾气、没威胁的“乡巴佬”。他用这种“低欲望”的保护色,躲过了所有的明枪暗箭。 在那个平均“工龄”可能都不到两年的宰相岗上,娄师德稳稳当当地干着,最后以69岁高龄善终。

0 阅读:20
司马槑谈过去

司马槑谈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