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军前司令陈永康主持的一个台海兵推中表示,解放军若想登陆台湾,完成武力统一,不似外界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首先得说那道天然的坎——台湾海峡。这海峡看着宽,实际是道要命的天险,平均宽度一百三到两百公里,最窄的地方也有上百公里,跟陆地打仗直接开坦克过去完全两码事。 解放军要登陆,得把成千上万的士兵、坦克、炮弹用船运过去,船队在海上至少要飘大半天。 更麻烦的是海峡里的黑潮洋流特别猛,每年也就秋天短短几个月风浪小些,其他时候浪头能高达几米,船晃得像过山车,士兵站都站不稳,装备也容易磕碰坏。 就算过了海峡,台湾本岛的地形更棘手,中央山脉跟堵高墙似的,最高峰快四千米,登陆部队上岸后得翻山越岭,路又窄又陡,坦克装甲车根本跑不起来,只能慢慢挪着挨揍。 再看台军那边的准备,他们早就把登陆的关键滩头摸透了,就那么几处能让大部队上岸的地方,全布好了阵地。 这些年台军一直在搞不跟你正面硬拼的打法,弄了不少机动导弹发射车,藏在山洞或厂房里,等解放军船队靠近了就拉出来打,打完就跑,想抓都抓不着。 他们还琢磨着用无人机偷袭,专门炸运物资的船,兵推里模拟无人机群突袭油库的场景,连军工企业的人都坐不住了。 更别说台军手里还有美式装备,能跟美军共享情报,解放军的船刚出港,那边可能就收到消息了。 更头疼的是外部那些掺和的势力。这次兵推特意请了美日的退役上将,他们的反应把难处摆得清清楚楚。美军说会派军舰飞机过来壮胆,也会给台军送情报,但真要跟解放军直接开打,他们得先算清楚能不能赢,绝不会轻易下场。 日本那边更直接,说受宪法限制,根本没法派现役部队帮忙,顶多派船在旁边看看。 可就算这样,美军在冲绳的基地离台湾很近,导弹能覆盖整个海峡,解放军既要对付台军,还得盯着美军的动向,相当于同时应付两头的压力。 兵推里有个细节,解放军要是先拿下东沙岛这些离岛,台军压根不敢去增援,因为知道自己底气不足,全指望美日帮忙,可人家根本不接这茬。 最容易被忽略的是后勤和社会层面的麻烦,这也是陈永康兵推的重点,军事行动只占三成,剩下的全是这些实打实的难题。 台湾的能源就是个大软肋,靠燃煤和天然气发电,可燃煤顶多撑42天,天然气才够14天,要是解放军一封锁,船进不来,用不了半个月电厂就停了。 电网更脆弱,全靠三个超高压变电所撑着,只要被毁了,整个台湾就会停电,兵推里设定全岛停电三天,在场的文官们全没了话。 医疗方面更没法看,八年前八仙乐园尘爆,北部的加护病房就全满了,兵推估计打仗会有两万到十万人伤亡,这点医疗资源根本不够用,到时候伤兵都没地方治。 一旦停电断粮,社会肯定乱套,抢物资、钱往外跑都是免不了的,到时候不光要打仗,还得维持秩序,难度翻了好几倍。 两栖登陆本身就是最复杂的作战方式,一步错就可能满盘皆输。解放军得先把台军的防空导弹打哑,再用飞机掩护船队,还得派空降兵抢占制高点,这几步得严丝合缝,有一步跟不上就会出事。比如空降兵在山地跳伞,风一大就散了,想重新集合都难。 第一波登陆至少要运十万人和装备,可滩头就那么大,船挤在一起很容易被导弹击中。 就算成功上岸,补给线也拉得老长,从大陆到台湾的船要是被台军的导弹快艇或无人机偷袭,士兵没吃没喝没弹药,再能打也撑不住。 台军那些美式装备虽然不如解放军的先进,但他们熟悉地形,躲在暗处打游击,解放军推进起来会特别慢。 陈永康主持的这场兵推把这些问题全推演了一遍,不是说解放军没能力,而是登陆台湾要过的坎太多了,地理上的天险、台军的防备、外部势力的搅和,还有后勤社会的一堆麻烦,每一样都得解决,哪一样出问题都可能让行动变难。 所以他说解放军登陆不像外界想的那么容易,确实是从实打实的推演里得出的结论,不是凭空乱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