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的行为其实比欧洲对俄罗斯的做法还要严重。欧洲冻结俄罗斯的资产,目前也只是敢动

诺原论楚翊许 2025-11-06 23:15:17

荷兰的行为其实比欧洲对俄罗斯的做法还要严重。欧洲冻结俄罗斯的资产,目前也只是敢动用冻结资产的收益,从不敢直接动用本金。但是荷兰这次却是直接劫夺了我们中企100%的全资子公司。 个人认为,我们不能再这么好脾气了。荷兰这次的行为很严重,我们必须将其打服气,否则安世在英国、德国的工厂,估计都保不住了。如果任由事情这么发展下去,形成了“破窗效应”,那些欧洲小国还会蜂拥而上,将我们的海外资产抢个精光。 2022年俄乌冲突后,西方冻结俄罗斯约3000亿美元海外资产,虽态度强硬,却始终不敢触碰本金。美国虽撺掇没收本金,但德国、法国等忌惮坏了规矩,深知直接侵占他国资产踩了国际法雷区。 2024年,七国集团和欧盟折腾半天,也只敢动用俄资产每年约30亿欧元的利息,搞了500亿美元贷款给乌克兰,连乌收到的首笔10亿美元都是收益款,本金碰都没碰。 不过,荷兰的做法明显更狠。2022年就扣押了14艘俄罗斯游艇,包括12艘在建的俄客户游艇。2025年,荷兰外长还主动发声,给欧盟划定“圣诞节时间表”,推动就冻结俄资产问题达成协议,甚至早前提议设专项基金用俄资产利息作战争赔偿,即便遭法国冷遇仍持续施压,比其他西方国家的谨慎态度激进得多。 可荷兰偏要当这个出头鸟,盯上的还是中国闻泰科技2019年花了三年功夫才全资收购的安世半导体,这家公司市值高达147亿,被中企接手后硬生生从亏损拉回盈利,结果荷兰见不得别人赚钱,就翻出了冷战时期的《货物供应法》——这法律本来是战争时期才用的应急条款,几十年没动过,硬是被他们拿来对付中国企业。 阿姆斯特丹商事法院随便找了个“技术转移风险”的由头,就裁定荷兰政府能临时接管公司,还任命了个荷兰籍临时执行长,直接暂停给中国东莞的封装测试场供货。 甚至计划把99%的股权强制交给第三方托管,这哪里是托管,分明就是变相没收,名义上留着中方所有权,实际上早就把控制权抢光了。 但安世半导体可不是小作坊,它在德国汉堡、英国曼彻斯特都有芯片制造厂,荷兰本土有设计中心,中国东莞的工厂负责后端封装测试,而中国在全球芯片封装测试领域的产能占比高达60%到80%,荷兰这么一闹,直接把产业链掐断了。 结果呢?欧洲芯片立刻出现了8%以上的缺口,那些依赖安世芯片的欧洲汽车厂商最先慌了神,这就是典型的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但荷兰就是敢冒这个险,说白了就是觉得中国好欺负。 要是这次忍了,那后果真不堪设想,破窗效应一旦形成,那些欧洲小国保准会跟着学样。 之前中企海外资产就吃过不少亏,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当年因为监管漏洞,一下就亏了5.54亿美元,中钢在澳大利亚花13.6亿澳元收购的铁矿项目,也因为当地故意卡基础设施建设黄了。 这些还只是经营层面的风险,要是荷兰这种明抢的模式被效仿,安世在英德的工厂肯定保不住,以后中国企业在海外辛辛苦苦攒下的家当,岂不成了别人嘴边的肥肉? 从规矩上讲,荷兰这操作早就踩破了国际法的底线。1907年的海牙《陆战法规和习惯章程》就明确说要尊重私有财产,严禁掠夺,1949年的《关于战时保护平民的日内瓦公约》更是把无端掠夺财产列为“严重破坏公约行为”,就算是战争时期都不能这么干,荷兰倒好在和平年代就玩起了这套。 欧洲那些国家对俄资产连本金都不敢碰,就是怕担上非法的名声,荷兰却把规则当擦脚布,这种示范效应比抢钱本身更可怕。 好在中国这次没惯着,直接出手反击,先是让东莞的工厂独立运营,用人民币结算脱离总部管控,断了欧洲的芯片供应,又公开追责荷兰单方面断供造成的1.4亿欧元损失,还在国际上谴责他们违反WTO规则,扬言要诉诸国际仲裁。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荷兰总部立马慌了,毕竟他们只有设计能力,没了中国的封装测试,芯片根本没法成品销售,欧洲汽车厂商也开始给荷兰政府施压,逼他们让步。 这说明硬气起来才有用,要是还像以前那样好脾气,荷兰只会得寸进尺,其他小国也会跟着蜂拥而上。 海外资产从来不是大风刮来的,闻泰科技收购安世半导体谈了三年,接手后拉订单、拓市场才让企业起死回生,这都是一步一个脚印拼出来的。 欧洲对俄尚且不敢碰本金,荷兰却敢直接劫夺中企全资子公司,这性质恶劣十倍都不止。 只有把荷兰打服气了,才能保住安世在英德的工厂,才能堵上其他国家的贪婪念头,不然这次让了步,下次就不是抢一家公司那么简单了,到时候再多的海外资产也经不住这么抢。

0 阅读:42
诺原论楚翊许

诺原论楚翊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