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仗比拼就是工业实力,美国1架远程攻击无人机要8万美元,俄罗斯1架天竺葵-3远程

探修説 2025-11-05 17:06:51

打仗比拼就是工业实力,美国1架远程攻击无人机要8万美元,俄罗斯1架天竺葵-3远程攻击无人机要12万美元!我国1架飞龙-3000D远程攻击无人机只需要1万美元! 而且,我们还有90%以上无人机产能,数量大,价格低!真打起来那就是巨大优势,1辆T-90M坦克500万美元,1辆M1A1型坦克1500万美元! 您可别小看这1万美元的无人机。 它可能飞得没那么快,载弹量也没那么大,但它胜在便宜,便宜到可以像流水一样生产,像炮弹一样消耗。 美国那架8万美元的无人机,其实是个误会,他们真正的远程攻击无人机,比如“死神”或者“全球鹰”,那都是几千万甚至上亿美元一架的宝贝疙瘩,掉一架都心疼得要死。 俄罗斯的天竺葵-3,也就是伊朗沙希德无人机的翻版,成本确实不高,大概就在几万到十几万美元之间,已经在乌克兰战场上把乌克兰人折腾得够呛了。 乌克兰人不得不动用价值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美元的防空导弹去打这些廉价的“小摩托”,这笔账怎么算都是亏的。 而咱们中国,把这种“便宜大碗”的哲学发挥到了极致。咱们有全世界最完整的工业体系,被称为“世界工厂”,这可不是白叫的。 造一架无人机需要什么?需要特种塑料、需要小型发动机、需要芯片、需要GPS模块、需要摄像头…… 这些东西,在咱们国家,几乎都能找到一整条街的供应商。从深圳的电子市场到长三角的精密制造厂,整个产业链都在咱们自己手里。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成本可以被压到极致,意味着只要需要,咱们能把无人机像生产家用电器一样,开足马力,源源不断地造出来。 美国人造一架“全球鹰”的时间,够咱们在好几个工厂里造出一个无人机团了。这种恐怖的工业生产能力,就是咱们最硬的底气。 您再看看坦克的价格。一辆美国M1A1坦克,1500万美元,那真是钢铁巨兽,防护好,火力猛。一辆俄罗斯T-90M,500万美元,也是性能优越。 可它们在面对铺天盖地的无人机时,就显得笨重了。坦克最脆弱的是顶部装甲,而无人机恰恰就是从天而降,专打你的软肋。 一架无人机携带几公斤的炸药,精准地砸在坦克头顶,再厚的装甲也得玩完。 就算十架里只有一架成功了,那也是用1万美元换掉了500万美元,这买卖赚大了。真到了大规模冲突的时候,咱们可以一次性放出成百上千架无人机,组成一个“蜂群”,向着敌人的坦克阵地、雷达站、指挥中心扑过去。 敌人的防空系统就算再厉害,能同时拦截多少个目标?拦截饱和了,剩下的无人机就能完成任务。这种景象,想想都让人头皮发麻。 有人可能会说,便宜没好货,咱们的无人机技术不行。这话就外行了。咱们不是造不出好的,咱们的“翼龙”、“彩虹”系列高端无人机,早就卖到了中东,实战表现非常出色,连沙特这样的土豪都抢着买。 咱们是高中低档,全都有。高端无人机负责侦察、打击高价值目标,就像特种兵;而这些廉价的无人机,就是大规模冲锋的“步兵”,用人海战术淹没敌人。这种组合拳打出来,谁顶得住? 这背后,其实是一种战争理念的转变。过去,我们羡慕美国的航母、隐身战机,觉得那些才是国之重器。但现在我们明白了,真正的强大,不是拥有几件昂贵的“镇国神器”,而是拥有一个能够无限量生产有效武器的强大工业体系。 就像当年抗美援朝,我们用“喀秋莎”火箭炮对抗敌人的炮火,用无数英雄的生命去填补装备的差距。今天,我们不再需要用生命去填补了,我们可以用我们强大的工业能力,用物美价廉的无人机,去消耗敌人,去赢得胜利。 所以,别再被那些昂贵的武器迷了眼。现代战争,早就不是单件武器的比拼了,而是整个国家工业实力、科技实力和经济实力的全面对抗。 当咱们能把1万美元的无人机造得像玩具一样多的时候,任何对手在跟我们动手之前,都得好好掂量掂量,自己能不能承受得起这种“成本强加”的代价。 这份从容和自信,是咱们几代人勒紧裤腰带,一砖一瓦建起来的工业长城所赋予的,谁也夺不走。

0 阅读:14

猜你喜欢

探修説

探修説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