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第三集团军副司令德米特里·库哈尔丘克表示,俄罗斯已开始在乌克兰所有被占领土

烟雨评社 2025-11-04 11:03:59

乌克兰第三集团军副司令德米特里·库哈尔丘克表示,俄罗斯已开始在乌克兰所有被占领土上动员18-55岁男性。俄罗斯计划征召5万至10万人赴乌参战。 2025年11月的俄乌战场,一则来自乌克兰军方的消息再度引发国际关注——乌克兰第三集团军副司令德米特里·库哈尔丘克披露,俄罗斯已启动在乌克兰所有被占领土的征兵行动,针对18至55岁男性计划征召5万至10万人投入前线。 先说说这次动员覆盖的范围,所谓 “所有被占领土”,具体指向顿涅茨克、卢甘斯克、赫尔松和扎波罗热这四个乌东地区,这些地方自 2022 年以来就处于俄方实际控制下,也是双方反复拉锯的核心区域。 从库哈尔丘克透露的细节看,俄方的动员并非临时起意,而是有明确的组织流程:在这些地区的城镇设立临时征兵点,通过当地俄方管理机构发放通知,要求符合年龄的男性必须在规定时间内登记。 登记时还要提交身份证明、健康报告和技能证明,有军事背景或技术专长的人会被优先登记。有乌方情报显示,仅顿涅茨克一地就已设立了 12 个征兵点,首日登记人数就超过 3000 人。 这种在占领区动员的模式,和俄罗斯本土的征兵形成了明显互补。要知道,俄罗斯 2025 年秋季刚完成 13.5 万人的常规征兵,春季更是征召了 16 万人,创下近十几年的高峰。 但本土征兵有明确限制,比如义务兵按规定不会被派往乌东四州驻地,而战场的巨大消耗却让俄方急需能直接参战的兵力。 数据显示,目前俄军在乌克兰前线的部署兵力已超过 70 万,占其现役部队总数的一半以上,持续的战斗让人员损耗居高不下,仅靠本土征兵和合同兵补充,显然难以跟上节奏。 在占领区动员 5 到 10 万人,正好能填补这个缺口,这些人熟悉当地地形,不需要额外适应环境,征召后经过短期训练就能投入战场。 俄方为了推动动员,还开出了不少激励条件。和本土合同兵类似,乌占区被征召者能拿到每月约 6000 美元的薪资,这比当地平均收入高出近 10 倍,同时承诺参战满 6 个月可获得俄方国籍,家人还能享受医疗和教育补贴。 但即便如此,抵触情绪依然存在。有消息称,赫尔松部分地区出现了适龄男性连夜逃往乌控区的情况,俄方不得不加强边境管控,甚至关闭了部分出境通道。 这种矛盾不难理解,这些被动员的男性大多是当地平民,既不想卷入战争,也对俄方的控制心存疑虑,不少人是在 “半强制” 的状态下完成登记的。 从战场需求来看,俄方急着补充兵力也在情理之中。目前乌军一线作战兵力约 25 万人,虽远少于俄军,但依靠美西方援助的武器装备和新战法顽强抵抗。尤其是乌克兰近期重点推进敌后袭扰和无人机战术,让俄军的防御压力陡增,需要更多兵力加固防线、看守补给线。 库哈尔丘克就提到,俄方计划将征召的人员编成 10 个步兵营,分别部署在扎波罗热的反攻前线和赫尔松的河防区域,每个营还会配备无人机操作手和反坦克小组,显然是针对乌军的战术特点量身配置。 有意思的是,俄方对这次占区动员的态度相当低调,官方从未公开确认相关计划,反而在本土征兵时反复强调 “与对乌特别军事行动无关”。 这种反差背后,既有避免引发国际舆论批评的考虑,也有稳定占领区局势的用意。毕竟此前俄方在这些地区推动 “入俄公投” 时就曾引发争议,如今大规模征兵更容易激化当地矛盾,所以才选择通过非官方渠道逐步推进。 乌克兰方面对此高度警惕。库哈尔丘克在表态中特意提醒,俄方的动员可能在 11 月底前完成,这些新增兵力预计 12 月就能投入战场,乌军已开始调整防御部署,重点加强顿涅茨克北部和扎波罗热的防线。 同时,乌方还通过广播、传单等方式向占区民众喊话,警告 “被征召者可能成为战场炮灰”,试图干扰俄方的动员进程。 这场动员也从侧面反映出俄乌冲突的长期性。自 2022 年开战以来,俄罗斯每年征兵规模都在以 5% 的速度增长,还通过招募合同兵、志愿者等方式扩充兵力,2025 年上半年就有超过 21 万人以合同兵身份入伍。 而乌克兰却面临兵源枯竭的困境,每月仅能征召 3 万名新兵,远不能满足需求。这种兵力补充能力的差距,或许会成为影响后续战局走向的关键因素。 随着冬季临近,乌东战场的战斗可能会暂时放缓,但俄方的动员脚步却没有停下。5 到 10 万新增兵力的加入,会给乌军带来怎样的压力,乌克兰又能否通过美西方援助弥补兵力劣势,这些问题都悬而未决。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场围绕人力的博弈,只会让这场冲突的结束更加遥遥无期。 信源:红星新闻

0 阅读:7

猜你喜欢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