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快报 俄罗斯和乌克兰宣布了 2025年11月2日,俄罗斯国防部宣布其部队

红楼背疏影 2025-11-03 10:17:08

新闻!快报 俄罗斯和乌克兰宣布了 2025年11月2日,俄罗斯国防部宣布其部队已在顿涅茨克地区的红军城(乌方称波克罗夫斯克)包围了乌克兰军队,并称已有乌军人员开始投降(据央视新闻) 这座乌方称波克罗夫斯克的小城,曾是名不见经传的交通枢纽,现已成为撬动俄乌战局的关键支点。 这场包围战与2023年巴赫穆特绞肉机式的正面强攻不同,此次俄军采用“围点打援”的升级版战术——钳形攻势结合敌后渗透。 根据路透社援引俄罗斯军事博主的前线记录,俄军从东西两侧推进,掐断红军城通往外界的主要公路和铁路,随后派遣小股高机动部队携带无人机潜入城区,专攻乌军补给点和指挥岗哨。该战术较正面强攻更为高效,既降低自身伤亡,又能逐步消耗对手有生力量。 乌军的困境早有预兆。10月27日,乌国民警卫队“亚速”军发布消息,在红军城以北的多布罗波利耶地区击退俄军29辆装甲车的集群进攻,宣称击毁2辆坦克和12辆装甲战车。 表面胜利的背后,实则暴露出关键问题:俄军敢实施装甲集群强攻,表明其已掌握战场制空权,且具备单点集中打击能力。泽连斯基在视频讲话中承认“后勤补给艰难”,其表述直指城内乌军面临粮弹短缺的困境。 红军城的战略价值是双方争夺的核心。部分观点认为一座六万人的小城不值得争夺,但从地理格局看,此处为顿涅茨克西部“门户”。俄军若占领该城,向西可威胁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向北能直取克拉马托尔斯克和斯拉维扬斯克——这两处是乌军在顿涅茨克仅剩的大型据点。 关键在于,距城区9.6公里处为乌克兰唯一焦煤矿,该煤矿曾支撑全国钢铁产业,虽已停产,但控制此处可掌握乌克兰工业复苏的命脉。此类战略要地在二战时期便是斯大林格勒级别的必争之地,掌控者将掌握战场主动权。 俄军战术的转变,源于三年战事积累的经验。2022年开战初期,俄军装甲部队长驱直入,因后勤补给不足遭遇重大损失。当前俄军战术更趋稳健,放弃快速推进,转而稳步控制关键节点。 军事专家张学峰分析指出,俄军已摒弃坦克集群冲锋模式,改用小股分队配合光纤无人机作战,实现精准打击与损失控制的平衡。 此次包围红军城便是该战术的典型实践:通过无人机侦察乌军布防,实施炮火覆盖后,再由地面部队清剿,形成完整作战闭环,大幅提升乌军突围难度。 乌军面临的关键困境是外援补给不足。此前欧洲国家组建的“援乌志愿联盟”,在3月会议中已出现分歧,意大利、希腊明确拒绝派兵,德国态度模糊。特朗普政府执政后的美国,对援乌立场更趋保守,国会多次削减援助预算。 外援短缺导致乌军无人机、炮弹等装备持续消耗且难以补充。反观俄军,本土兵工厂全力生产,无人机已实现规模化量产,后勤保障的差距在持久战中持续扩大。 关于乌军是否能复刻斯大林格勒战役的突围奇迹,答案是难度极大。当年苏军突围,依赖朱可夫指挥的外围援军及德军包围圈的漏洞。 当前乌军外围部队自身难保,顿巴斯地区的乌军兵力仅数万人,且被俄军分割于多个据点,无法抽调兵力解围。尤为关键的是,俄军此次包围圈极为严密,且特意留出“投降通道”实施心理战,已有乌军士兵投降的事实印证了该战术的效果,俄军已击退乌军九次突围尝试。 这场包围战将引发连锁地缘政治反应。对俄罗斯而言,占领红军城可控制顿巴斯90%的区域,实现初期战略目标,为与乌克兰谈判创造有利条件。 对欧洲而言,能源安全将再度承压,俄罗斯掌控多条能源管道,冬季临近使欧洲各国在对乌政策上陷入两难。 对美国而言,若乌军丢失顿涅茨克,援乌政策可能出现根本性调整,特朗普政府“减少对外干预”的主张,将降低对乌投入的必要性。 但俄军难以实现速战速决。顿涅茨克剩余乌控区地形复杂,丘陵与森林地貌为乌军游击作战提供天然条件。且乌军装备西方援助的便携式防空导弹和反坦克武器,增加俄军清剿难度。正如张学峰所言,当前战场处于“量变积累阶段”,俄军要彻底掌控顿巴斯,预计需半年至一年时间。 红军城包围战堪称俄乌冲突的缩影:俄军凭借战术革新与后勤优势稳步推进,乌军依托顽强抵抗与外援支撑防线。当前包围圈已形成,城内乌军陷入要么投降、要么战死的绝境。 此战结果不仅将改变顿涅茨克战局,更会影响欧洲地缘政治格局。后续战局取决于泽连斯基能否争取更多外援,以及俄军是否为谈判预留空间。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信息来源:俄总理签令:终止!乌军宣布:“沉重打击”!俄称在红军城打击被围困的乌军 每日经济新闻2025-11-03 08:23

0 阅读:152

猜你喜欢

红楼背疏影

红楼背疏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