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的心态还是没有摆正。这两天在英国访问的苏林,在牛津大学发表了一个演讲。说世界的关键不在你站在哪一边,而在如何站稳。强调越南是独立自主国家,不是大国附庸。问题的关键是,你越南家的经济体系,在供应链是就是高度依附于中国的啊。当然,其市场则是高度依附于美国。脱离这个经济现实,而空谈独立是毫无意义的。 这说明,他们还是继续想玩中美两头吃的把戏,一边在牛津大学把独立自主喊得响亮,一边在贸易账本上把依附生存写得明白,毕竟左手得从中国拿生产原料,右手得往美国送制成商品,这种两头不落空的生意经,可比空谈站稳脚跟实在多了。 现在越南的供应链早就被中国“拴”住了筋骨,中国连续20多年稳坐越南最大贸易伙伴的位置,2024年两国贸易额突破2600亿美元,越南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占其进口总额的33.9%,而且大多是电子零部件、纺织原料这类“工业粮食”。 说白了,越南工厂的生产线能不能转起来,很大程度上要看中国的货柜能不能按时到港,广西钦州港到越南海防港的“直通船”8小时就能抵达,友谊关口岸的货物6小时能到河内,这种“无缝衔接”可不是为了彰显“独立”,而是把供应链的“命门”牢牢系在了中国身上。 更有意思的是,越南所谓的“制造崛起”,本质上是中国供应链的外溢——TCL、京东方等中国企业在越南建起显示产业集群,连首条城市轻轨都得靠中国企业承建,300多万纺织工人手里的布料,源头也多半来自中国的棉纺厂。 而转头看市场,越南又把美国当成了“衣食父母”,2024年越南对美出口1196亿美元,占总出口额的近30%,有些统计甚至显示这一比例高达36.6%,而贸易顺差更是飙升到1235亿美元,占了其GDP的近30%。 美国商场里近三分之一的进口鞋来自越南,耐克一半的鞋子、阿迪达斯三成九的产能都扎在越南,这些贴着“越南制造”标签的商品,挣的是美元,撑起的是越南的经济增速,可这种依赖从来都是“单向奔赴”,美国一加征46%的惩罚性关税,越南立马慌了神,总理组织专班应对,副总理赴美求和,又是承诺买美国农产品,又是给SpaceX铺路,甚至签下903亿美元的合作合同,活脱脱一副怕丢饭碗的模样。 反观美国,压根没把越南的示好看在眼里,直言越方取消关税的提议毫无意义,毕竟越南出口的家具、纺织品附加值低,随时能把订单转移到其他国家。 最讽刺的是,越南这套“两头吃”的把戏早就玩得破绽百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早算过账,越南是亚太地区受美国关税冲击最严重的经济体之一,出口萎缩幅度可能高达19.2%,这边刚从中国进口1106亿美元的中间产品,那边就盼着美国能手下留情;刚在广州喊话中国企业扩大投资,转头就去华盛顿承诺买美国国防产品,这种左右摇摆的姿态,哪里有站稳脚跟的样子? 4月美国关税大棒一落下,越南盾立马创历史新低,股市一周蒸发660亿美元市值,这波操作算是把经济依附的底裤扒得干干净净——要是真能“独立自主”,何至于被美国的关税政策吓得阵脚大乱? 说到底,越南的问题根本不是“如何站稳”,而是没搞明白站在哪块地上,脱离了中国的供应链支撑,脱离了美国的市场消化,所谓的独立自主不过是空中楼阁,与其在牛津大学讲漂亮话,不如先把自家的贸易账本看明白,那些印着“越南制造”的商品里,藏着多少中国零件;那些流向美国的货轮上,载着多少经济命脉,要是连这点现实都认不清,再响亮的独立宣言,也不过是自欺欺人的把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