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必须停止断供!德国总理默茨最近对中方的出口管制发声,强调这事关欧洲经济稳定!说白了,现在就是中方对荷兰的制裁起了很大的作用。欧洲车企已经感到“压力山大”,已经不单纯是稀土的问题了,也不单单是荷兰一个国家的问题了。 事情的导火索得从荷兰那场“抢企闹剧”说起,2025年10,荷兰政府突然动用老法规,把中资控股的安世半导体股权强行托管,罢免中方高管,非要摘走中国团队花337亿元救活的公司。 可他们忘了,这家全球车规级芯片龙头80%的产能都在中国东莞,宝马、大众这些德国车企超12%的车载芯片全靠它供应,中方48小时就祭出反制,先禁核心产品出口,再断高纯度硅片等原材料,最后连技术支持都停了,安世中国基地产能直接从90%跌到10%,全球供货能力腰斩。 这下欧洲车企彻底慌了神,安世对欧洲客户的交货率从95%骤降到3%,芯片交期从8周拖到52周,相当于半停产状态,大众狼堡工厂两条新能源生产线直接停摆,一天就亏1亿欧元;宝马慕尼黑工厂的高端车交付要等半年,订单哗哗流失。 才两周时间,欧洲车企产值就砸进去35亿欧元,1.2万人面临失业,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急得喊这是近十年最惨危机,默茨能不急吗?汽车业可是撑起德国5%GDP、800多万就业的支柱,2024到2025年已经少了5.15万个岗位,奥迪、保时捷利润暴跌三成到九成不等,再折腾下去就要引发连锁反应了。 而且,以前德国还能靠喊“去依赖”装装样子,可中方这次直接亮出了全产业链底牌,10月9日新出台的管制措施里,不仅5种中重稀土要审批,连开采技术、磁材配方都管,甚至“含0.1%中国稀土成分就需报备”。 要知道,德国85%以上的稀土依赖中国,ASML光刻机单台就要10公斤稀土磁体,现在库存只够撑8周,替代方案要么成本涨12%,要么精度降30%,根本没法用,大众造电动车的电机离不开稀土永磁体,博世的传感器缺了中国材料也没法生产,这些可不是找印度、巴西凑凑就能解决的——西方折腾了半天,发现中国在稀土精炼、磁体制造上的份额都超90%,美国开采成本是中国的3倍,纯度还跟不上。 可以说,荷兰一步臭棋把整个欧洲都拖下了水,本想当美国遏华的马前卒,抢了安世却发现拿到的只是个空壳,能生产的团队和设备全留在中国,现在ASML产能砍了两成,三星、台积电的先进制程都得推迟,欧洲自己的芯片厂也跟着断供。 德国车企本来就受新能源转型拖累,2024年在华市场份额跌剩18%,如今供应链再断,简直是雪上加霜,默茨嘴上喊着“减少对华依赖”,可30多家德国上市公司联名写信反对,毕竟谁也不想丢了中国市场和供应链饭碗。 说到底,默茨的急吼吼不过是打了场政治算盘,一方面想跟着美国搞印太战略,拿对华强硬表忠心;另一方面又怕国内支柱产业垮台,丢了选票和经济基本盘,可这世上哪有两头占便宜的好事?荷兰抢企业在先,中方反制完全依法依规,外交部早说了,这是符合国际惯例的防扩散措施,欧洲自己把契约精神当擦脚布,现在供应链断了倒怪别人,未免太可笑。 德国要是真为欧洲经济稳定着想,与其逼着中方松手,不如先劝荷兰把吃进去的吐出来,再好好算算汽车业800万就业和政治作秀哪个更重要,毕竟市场规律和产业链实力说了算,光靠政客喊口号,可救不了停摆的生产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