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奶奶瑞秋,因汶川地震留中国17年,在成都开“杂货铺”,助力残障人士。高庙子街拐角那家不起眼的杂货铺,木质货架永远摆满藏族手串、彝族银饰和羌绣布偶。这家叫做 "岩羊" 的小店每周能收到 30 多箱来自凉山的手工皂,黔东南的蜡染围巾,还有汶川绣娘们缝制的羌族娃娃 ——17 年流转,每个针脚都浸渍着生存的尊严。 瑞秋回国前把茶叶罐改装成储钱罐,里面塞满五颜六色的便利贴,每张都记录着受助者的人生转折时刻。有位聋哑绣娘写道:"第一次领到工资给女儿买了课本,孩子比划说妈妈像太阳。" 如今玻璃罐锁在收银台,每隔三个月就有志愿者把新故事装进去寄往英国。 那些被地震夺去右腿的竹编艺人,烧烫伤后改做陶艺的老伯,他们的作品从不回避残缺 —— 歪斜的杯柄、错位的绣花,倒比完美器物更具震颤人心的力量。善意没国界,正如羌绣里的云纹能飘过半个地球,在康沃尔郡的阴雨里继续生长。
英国奶奶瑞秋,因汶川地震留中国17年,在成都开“杂货铺”,助力残障人士。高庙子街
农场世界记录
2025-10-20 17:40:5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