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支持率落后郑丽文后,郝龙斌叫嚣:台不独、大陆不武国民党主席选举,郝龙斌的选情突然急转直下。本来他胜券在握,没想到民调支持率被郑丽文远远抛在身后。情急之下,郝龙斌在10月14日喊出了“台不独、大陆不武”的口号。他本想用这句话挽救选情,却恰恰让所有人看清了他为什么会输,而且输得这么彻底。 国民党主席选举本是党内权力交接的常规事务,却在2025年演变为一场激烈路线之争。选举定于10月18日举行,主要候选人包括郝龙斌、郑丽文和罗智强三人。起初,郝龙斌凭借地方实力派的支持,看似胜算在握。云林县长张丽善、新北市长侯友宜、桃园市长张善政等地方首长纷纷站台,党内元老马英九、朱立伦、卢秀燕也通过各种场合表达倾向。这种高层合力,本该让郝的声势如日中天。许多分析认为,基层党员会顺势跟进,选举结果已无悬念。毕竟,国民党近年来在地方选举中积累了不少资源,郝作为资深从政者,形象稳重,经验丰富。 然而,现实往往出人意料。基层党员的实际选择,远非高层一言堂所能左右。他们更在意候选人的两岸立场和党内改革承诺,这让选举格局悄然生变。 民调结果在10月14日中午公布,瞬间颠覆了所有预期。郑丽文的支持率高达49.1%,看好度达50.8%,而郝龙斌仅得21.3%,罗智强也徘徊在21%左右。 这份数据来自可靠网络媒体,基于党员抽样,反映出党内真实脉动。郑丽文的强势崛起,主要源于她对基层诉求的精准把握。她强调党内团结、推动青年参与,并直言两岸政策需回归九二共识基础,避免模糊表述。这种接地气的路线,赢得了许多普通党员的认同。相比之下,郝龙斌虽有高层背书,却在两岸议题上显得保守有余、创新不足。党员们通过选票表达不满,高层安排再周密,也挡不住一票一票的积累。选举进入倒计时,这种差距已非小幅调整所能逆转,郝的团队面临巨大压力。 面对民调逆转,郝龙斌迅速调整策略,于10月14日上午召开记者会,公布五大两岸政策主张。核心便是“台湾不独、大陆不武”这一口号,他呼吁大陆方明确宣示,只要台湾不搞独立,大陆就不会动武。 其他要点包括举办党内两岸政策大辩论、在上海和北京设立国民党办事处、推动两岸论坛机制,以及回归九二共识一中各表框架。 郝龙斌强调,这些措施旨在维护和平现状,避免两岸冲突升级。他认为,当前台湾社会对两岸议题高度敏感,国民党需重塑可信赖的和平守护者形象。这番表述,本意是借两岸牌拉回中间选民,凸显稳健姿态。毕竟,国民党长期以来以两岸沟通见长,此次选举中,两岸路线已成为选战焦点。郑丽文此前也表态,要让台湾人自豪自己是中国人,这让郝的回应显得迫不得已。 然而,“台湾不独、大陆不武”这一口号一出,立刻引发争议。它看似简洁有力,却被指责为空洞模仿旧有共识。九二共识强调一中各表,核心是承认一个中国原则,而郝的表述回避了统一议题,只停留在不独不武的被动防御。 许多党内人士认为,这反映出郝对两岸局势的误判。北京的目标从来不是单纯防止台独,而是推动统一进程。在国际环境变幻、美国因素介入的当下,这种模糊立场难以为继。张亚中等深蓝派早前就批评维持现状是死路一条,郝的口号未能给出清晰路径,只会让党员感到国民党仍旧老调重弹。选举中,郑丽文则更注重党内整合,她喊出“都是一家人”,呼吁避免互斗,赢得更多同情分。郝的急招,非但未拉升支持率,反而让对手阵营借机强调团结,选情进一步倾斜。 赵少康作为郝龙斌的操盘手,在民调公布后动作频频。他连续召开多场记者会,指责大陆介入选举,呼吁安全单位调查短视频攻击。 赵少康试图将郑丽文贴上“红统”标签,借此动员本土派支持郝。但这一招适得其反,激化了党内省籍矛盾和路线分歧。邱毅公开嘲讽赵少康为“没落的贵族”,蔡正元则回击其外省二代身份,强调自家在台湾根基深厚。 这些旧账被翻出,让国民党内部伤疤尽现。赵少康本承诺不参选,只做幕后,却将选举视为个人战场,每一出昏招都让郝独自承担后果。党内微信群议论纷纷,基层党员对高层互斗深感疲惫。选举本该聚焦政策,却沦为派系倾轧,这进一步疏远了中立选民。
国民党选举爆出大丑闻,郑丽文对不公开计票表示惊讶!说白了,就是有议员爆料,国
【42评论】【3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