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票赞成44票反对,美投票结果出炉,特朗普下令开火,美国感谢俄 美国这两天不太平,华盛顿的戏码一波接一波。先是参议院投票闹得沸沸扬扬,紧接着特朗普又在海外“动了真格”,最后还突然对俄罗斯说了声“谢谢”。 这一连串操作,搅得美国政坛和国际社会都跟着冒汗,大家都在琢磨,这一出出到底是巧合,还是背后另有深意。美国这张牌桌,内外交困的氛围比以往更浓,谁都看得出局势扑朔迷离。 先说这场投票。美国参议院为了临时拨款法案已经折腾了九回,这次依旧没过。51票赞成,44票反对,听着好像赞成的多,但美国参议院玩的是六十票及格线,没到就是白搭。 共和党手里有53席,民主党45席,加上2个独立议员,怎么算也得拉拢对方几个“倒戈”,可这回偏偏有2个自家人反水,僵局就这么卡住了。 说到底,医疗开支等老大难问题让两党死磕,谁也不让步。 政府眼看着要“关门”,七十五万公务员工资泡汤,美军发工资还得挪科研经费,五角大楼都证实了,科研的钱被直接搬去发军饷,这操作让不少美国人心里直打鼓。 每次碰到这种事,政客们习惯甩锅,这次特朗普也没含糊,直接拿民主党开刀。 有人说这是特朗普趁机打压对手,也有人看出美国政治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美国国内的矛盾,已经不是光靠嘴皮子能糊弄过去的了。 局势还没缓过来,特朗普又把眼光投向了外头。这次他直接下令,美军在委内瑞拉附近海域击沉了一艘船,还专门发了个33秒的视频,估计就是“展示肌肉”。 行动发生在15号,地点卡在加勒比海,结果6人身亡。美国方面一直没拿出实锤情报,委内瑞拉那边指责美国滥杀无辜,国际上也有不少声音质疑这事的合法性。 毕竟在公认的国际海域开火,不说别的,光是海洋法那一条,已经够美国喝一壶的。美国国内的压力没减轻多少,特朗普却在国际上做大动作,不少分析认为是为了转移矛盾视线。 可这种强硬姿态,带来的不只是威慑,拉美那边的局势只会更紧张。这像极了以往美国处理外交危机的老套路,一旦内政不顺,外交上就得“找点事”,不然国内的锅盖都快压不住了。 就在外界都在盯着美军动作的时候,美国和俄罗斯之间突然有了新互动。俄罗斯把肯尼迪遇刺案的相关文件,外加一封普京亲笔信,送到了美国众议员卢纳手上。 美方这次没藏着掖着,直接表达了感谢,说这事具有“历史意义”。背景大家都清楚,早在今年年初,特朗普就签过政令,要解密肯尼迪档案,这回俄罗斯主动递材料,算是给美国送了个顺水人情。 普京的信写了什么没人知道,但俄罗斯选在这个时间节点出手,怎么看都像是在给美俄关系“松松绑”。在俄乌冲突背景下,这步棋意义不小。 虽然现在还看不出立竿见影的变化,但至少说明两国高层还有沟通窗口。这类档案交换,既有象征意义,也有现实考量。即使是“面子工程”,也可能给接下来的美俄互动留下一点空间。 三件事串起来看,美国的这一套操作其实很有代表性。内政上,参议院投票连连失利,政府关门危机没完没了,国会两党你来我往,谁都想占便宜,结果就是谁都不服气。 外交上,特朗普对外强硬,采取实际军事行动,显得“雷厉风行”,但这种方式容易激化矛盾,尤其是在拉美这样的敏感地带。 美俄之间的互动,又为全球格局添了点不确定性。美国这次对俄罗斯说“谢谢”,既是外交手腕,也是现实需求。毕竟,美国现在既要防止国内局势失控,又要在国际舞台上维持影响力,左右为难的感觉越来越明显。 巴以地区最近停火取得阶段性进展,这给美国的中东政策带来新压力。美国既想维持全球“老大”地位,又要顾及国内政治斗争,结果演变成了今天这种尴尬局面。 历史上,美国在类似危机时刻经常通过转移矛盾、外交斡旋来缓解压力,但现在的全球形势,远没有过去那么“听话”。 特别是在俄乌冲突和中东乱局的双重影响下,美国的每一步都像在走钢丝,一不小心就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这场“关门危机”、海外开火和对俄感谢,背后都藏着美国政坛的深层矛盾。政党斗争、国际博弈、现实压力,三股力量交织在一起,让美国的政治变得更加不可预测。 有人说这就是“屋漏偏逢连夜雨”,美国真要想稳住局面,光靠表面功夫可不够。 参考资料:美国防部证实用80亿美元研发经费给军人发工资 2025-10-16 08:59·央视新闻 美参议院再次“卡壳”,共和党临时拨款法案又未获通过 2025-10-16 13:36·观察者网
美参与打击俄腹地!普京将亮杀手锏,中方趁势夹击,特朗普犯大错。特朗普彻底不装了,
【1评论】【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