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的意思是:根据中国的新一轮打击措施,总部位于台湾的台积电无法向美国出

沃克笔下趣事 2025-10-14 16:33:32

《纽约时报》的意思是:根据中国的新一轮打击措施,总部位于台湾的台积电无法向美国出售任何半导体芯片,因为这些芯片含有……来自中国大陆的稀土矿物。 美国之前拿着“长臂管辖”当尚方宝剑,一会儿禁设备一会儿限技术,把芯片卡脖子玩得炉火纯青,这回总算轮到自己尝尝被供应链攥住喉咙的滋味了,说起来也算某种意义上的“因果循环”。 别真以为稀土只是做磁铁的粗材料,在芯片里它就是藏在幕后的“隐形骨架”,缺了它再牛的晶圆厂也得停工。芯片制造第一步就得把晶圆磨得比镜子还光,这可不是普通砂纸能搞定的活儿,得用氧化铈抛光粉这种“高级美容师”才行。 这种铈系氧化物能精准打磨晶圆表面,达到原子级的平整度,差一丝一毫都不行——要是表面有哪怕纳米级的凸起,后续光刻时图案就会变形,芯片直接报废。 大陆在这玩意儿上早就做到了全球垄断,产销量占了全世界90%的份额,相当于握着全球晶圆抛光的“总开关”。 行业里不是没试过找替代品,氧化铝、二氧化硅这些材料都轮番上阵过,结果不是把晶圆刮出细痕,就是抛光效率暴跌一半以上。 有晶圆厂曾经硬着头皮用日本产的抛光粉,不仅价格贵了三成,良率还从95%跌到了70%,折腾了半年还是乖乖换回大陆的货。 这背后是实打实的技术壁垒,国外用的分离技术成本高、耗水多,还搞不定颗粒度调控,咱们的科研团队早就突破了瓶颈,用盐酸替代硝酸做分离母液,一套设备就解决了杂质和环保问题,用“小米加步枪”的成本做出了“飞机加大炮”的品质,别人根本没法比。 台积电对大陆稀土的依赖更是到了骨子里,它生产晶圆用的铈基研磨液,90%都得从大陆进口。 2024年台湾从大陆买了6096.7吨稀土,占大陆稀土出口总量的11%,比印度的进口量多了近五倍,这些稀土大半都流进了台积电的厂房。 要知道台积电一年要生产几千万片晶圆,每一片都得靠氧化铈抛光粉“美容”,要是断了供,生产线不出三天就得停摆,更别说给美国供货了。 而且稀土在芯片里的作用远不止抛光,封装环节的钕铁硼磁铁离不开钕和镝,这些元素能让芯片里的电机体积缩小一半还不影响性能。 台湾自己造的雄风导弹,每枚都得用1.2公斤钕铁硼磁体,而这些稀土原料全得从大陆来。就连美国的F-35战斗机,一架就得用400公斤稀土,里面不少稀土构件的原料,说不准就是经台积电供应链流转过去的。 美国想摆脱依赖?没个十年八年根本不可能,他们虽然有芒廷帕斯这样的稀土矿,一年能挖4.5万吨原矿,但自家加工厂年加工能力才1300吨,剩下的还得装船运到中国来精炼。 更讽刺的是,美国稀土提纯技术还停留在3N纯度(99.9%),咱们早就普及4N纯度了,实验室里甚至能做到6N,纯度不够的稀土根本没法用于7nm以下的高端芯片。 美国国防部喊着要建“从矿山到磁体”的本土供应链,目标定在2027年,可业内都清楚,光是建分离厂就得3到5年,还缺设备缺技术人员,纯属画饼充饥。 全球产业链早就被大陆稀土绑死了,中国占全球70%的稀土开采量和90%的精炼量,就算缅甸能提供点重稀土,矿石也得运到中国加工,前段时间缅北动荡,直接导致全球重稀土供应减半,价格飙涨。 2023年大陆刚收紧稀土出口许可,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就急着跳出来反对,说要是断供,美国高端芯片产能得降40%,英特尔CEO立马跑到中国谈供应,之前喊“去中国化”的嚣张劲儿全没了。 这事儿说穿了就是技术和产业链的双重垄断,不是美国想替代就能替代的。他们卡咱们芯片设备,咱们就用稀土这种“隐形武器”反制,毕竟再先进的光刻机,也磨不出没有氧化铈抛光的晶圆。台积电被夹在中间也实属无奈,不是不想给美国供货,是大陆稀土这根“骨架”太关键,少了它,再顶尖的芯片厂也得变成一堆废铁。 之前美国总觉得自己掌握了话语权,现在才明白,供应链的游戏里,谁握着核心材料谁才是真的老大,这波反制算是给他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沃克笔下趣事

沃克笔下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