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全世界,老天爷真正赏饭吃的其实就俩地方:第一就是澳大利亚的铁矿,严格来说,那

沃克笔下趣事 2025-10-14 16:33:36

放眼全世界,老天爷真正赏饭吃的其实就俩地方:第一就是澳大利亚的铁矿,严格来说,那地方根本就不是铁矿,就是纯粹的一坨铁,只不过是生锈了而已。澳洲铁矿含铁量达到了百分之六十多,你知道铁生锈了含铁量是多少吗?答案是百分之七十左右。我们甚至可以这么理解,远古时代一坨纯铁从外太空砸到了澳大利亚,后来逐渐生锈了并粘了点泥土。这种生意全天下哪里有。 先看最扎眼的品位,澳洲七成以上的铁矿含铁量稳在 63% 以上,好点的矿脉直接冲到 65%,力拓在皮尔巴拉的罗德岭项目更离谱,光是品位 63.9% 的矿石就有 6 亿吨,整个矿床储量高达 68 亿吨。 更夸张的是哈默斯利矿区,这地方的铁矿品位直接达到 64%,矿带深 2000 米,铺开近 8 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把几个大城市的面积都变成了含铁量超六成的 “铁疙瘩” 堆,说是天然的铁矿石仓库都委屈了它。 这数字搁中国简直是天方夜谭,国内铁矿大多是贫矿,平均地质品位才 31% 左右,采出来的原矿品位甚至不足 30%,就像一堆掺了大量杂质的 “铁沙子”。 挖出来不能直接用,还得先送进破碎机磨成细粉,再经过水选、磁选、浮选好几道工序反复提纯,折腾大半天才能把含铁量提摸到 60% 左右的铁精粉,这一整套流程下来,能耗和人工成本蹭蹭往上涨。 反观澳洲铁矿,挖出来拍掉表面浮土就能直接送进钢铁厂高炉,十斤矿石能出六斤铁,说是捡 “半成品” 都抬举了挖矿的难度。 更气人的是开采门槛的差距,澳洲铁矿几乎全是露天矿,根本不用像国内某些矿山那样往地下几百米深挖,只要把表层薄薄一层土剥离,下面全是裸露的高品位矿石,挖起来跟铲沙子似的轻松。 皮尔巴拉地区总面积跟四川省差不多,几乎成了力拓和必和必拓的私人铁库,西坡项目年产能 2500 万吨,平均品位 62%,中国宝武还得跟力拓合资才能拿到每年 1150 万吨的采购量,等于花钱买别人地里随便捡的东西。 而中国的矿山要么藏在深山里,要么得挖深井,光是运输和开采设备的投入就比澳洲高几倍。 成本差距更是悬殊到离谱,必和必拓 2024 到 2025 上半财年的西澳铁矿石 C1 现金成本才 18.19 美元 / 吨,全年目标甚至能压到 18 美元以下,这价格比白菜还便宜。 中国国产矿算上开采、选矿成本再加上铁路运费,没有低于 100 美元 / 吨的,相当于澳洲挖一吨矿的成本,还不够中国选矿环节花的零头。 也难怪澳洲矿企能开出离谱的高薪,矿场的临时工每天工作 12 小时,连续干两周就能拿 9240 澳元,折合人民币 4 万多,英国矿工一个月才 2 万,还不到澳洲矿工的三分之一,这背后全是高品位矿带来的暴利撑着。 这种优势直接造就了中国对澳洲铁矿的深度依赖,2024 年中国铁矿石消费量高达 19.56 亿吨,进口量 12.37 亿吨,依赖度超过 60%,其中 7.4 亿吨来自澳大利亚,占了六成。 自从 1985 年第一次进口澳洲铁矿,国内钢厂就像尝到了细糠的糙狗,再也回不去了,毕竟同样烧一顿焦炭,澳洲矿的出铁率是国内低品位矿的 3 倍还多,高炉效率直接翻倍,谁愿意跟低品位矿较劲呢。 就算是巴西淡水河谷的 S11D 矿,品位能到 66.7%,看着比澳洲部分矿高,但论整体规模和开采便利性还是差口气,而且澳洲矿区靠近丹皮尔港,挖出来的矿石用铁路运到港口装船,直奔中国沿海钢厂,运输成本又省了一大笔。 暴利程度更是惊人,2024 年第一季度普氏指数冲到 130 美元 / 吨,澳洲矿企用 18 美元挖出来的矿石,转手就能卖 130 美元,必和必拓光铁矿石业务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率就有 63%,2024 到 2025 上半财年铁矿石业务 EBITDA 高达 72 亿美元,占了总 EBITDA 的 56%。 这种利润空间让澳洲矿企彻底掌握了话语权,跟中国谈判时动不动就发 “最后通牒”,不接受价格就停供,毕竟矿堆在地里不会坏,而中国钢厂离了高品位矿根本转不动。 更讽刺的是,铁矿石定价的普氏指数背后全是摩根、花旗这些资本,他们同时也是澳洲矿企的股东,相当于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把价格抬得高高的,中国只能被动接受。 反观中国,虽然有 200 亿吨铁矿储量,但分布散、品位低,折腾半天还不赚钱,只能眼睁睁看着每年上千亿美元流进澳洲矿企口袋。 就算国内有些重点矿山能产出 67% 以上品位的铁精粉,可规模太小,根本填不上缺口。这就是老天爷赏饭和自己做饭的差距,澳洲铁矿这 “生锈的纯铁疙瘩” 生意,确实是独一份的存在,换任何一个国家都复刻不出这种天然优势。

0 阅读:165
沃克笔下趣事

沃克笔下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