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豆从武器变成了麻烦。美国其实是个农业大国,最主要的农产品出口就是大豆,以前我们一直是美国大豆最大的买家,但是美国非要搞贸易战,在2018年以后,我们的需求推动下,逐步把巴西大豆种植面积开发出来了。现在到了美国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时间了。 美国大概是把大豆当成了拿捏人的武器,毕竟作为农业大国,大豆一直是它最拿得出手的出口农产品,以前咱们可是它的头号买家,2017年一年就从美国买了3258万吨大豆,占了当年进口总量的34.4%,那会儿美国豆农靠着中国市场日子过得相当滋润,威斯康星州的农场主卢茨甚至把三分之一的大豆都销往中国,妥妥的赚得盆满钵满。 可它偏要搞贸易战,2018年抡起关税大棒,结果直接把自己逼进了死胡同,这波操作堪称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经典范例。 贸易战一打响,美国大豆的价格优势立马崩了。加税之后,美国大豆的进口成本一下涨了34%,叠加其他税费后接近70%的极端水平,跟南美大豆比起来,每吨都贵出不少,做生意的都不傻,谁愿意当这个冤大头。 2018年下半年到2019年上半年,中国从美国买的大豆直接从之前的千万吨级砍到了667万吨,降幅高达76.7%,到了2025年更夸张,1-8月只进口了2亿蒲式耳,比2024年同期暴跌80%,5月之后干脆就没再买过美国大豆。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大豆主力合约价格单日就跌超2%,盘中差点跌破980美分/蒲式耳,市场恐慌情绪一目了然。 咱们这边需求摆在那儿,90%的大豆都得靠进口,美国大豆靠不住,自然就转头找巴西,巴西本来就有大片适合种大豆的土地,只是以前没大规模开发,中国的订单一来,巴西立马动了起来。 巴西南部巴拉那州的农场主马克斯直接把大豆种植面积扩大到7100公顷,南里约格朗德州的农业合作社更是带动一万多农户增产,整个巴西的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蹭蹭往上涨,2017年到2024年,中国从巴西进口的大豆量涨了35%,达到7300万吨,2025年1-8月更是占了进口总量的71.6%,巴西79.9%的大豆出口都流向了中国,预计全年出口能突破1.1亿吨,创下历史新高。 为了接住中国的订单,巴西政府和中企联手完善基础设施,这效率可比美国靠谱多了,中粮集团砸了2.85亿美元在巴西桑托斯港建STS11码头,把年出口能力从450万吨提到1400万吨,还通过铁路连接降低运输成本,以前依赖第三方码头要多花15%的成本,现在彻底解决了问题。 中国招商局2018年收购了巴西第二大港巴拉那瓜港的码头运营权,经过扩建和疏浚,港口能停的船从5万吨级升级到10万吨级,效率翻了倍。 中国中铁还在修连接巴西农业腹地和港口的铁路,连秘鲁的深水港都快建好了,就是为了把巴西大豆更顺畅地运到中国,甚至计划修一条跨洲铁路,能缩短一万公里的海运距离,这布局可比美国的关税战实在多了。 现在美国大豆彻底成了麻烦,库存堆得老高,截至2025年9月1日,美豆库存还有3.16亿蒲式耳,虽然比预期略低,但依旧在高位徘徊。 美国豆农惨得不行,40%的大豆有销售合同,剩下60%全砸手里卖不出去,只能储豆待售,偏偏化肥和设备成本还在涨,现金流早就绷不住了。 美国政府想给补贴救场,计划追加到140亿美元,可豆农要的是市场不是救济金,根本不买账。 他们也试着找越南、菲律宾这些新市场,还往欧盟、墨西哥推销,可这些地方的市场规模加起来都填不上中国的空缺,2025/2026年度的出口销售才完成目标的23.7%,连五年均值的一半都不到。 更有意思的是,中美在2020年签了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可美国对中国商品的高额关税压根没取消,政策不确定性让中国企业不敢跟美国签长期合同,2025年中国买家与美国大豆出口商的长期合同量降了30%,转头给巴西的合同涨了45%。 巴西还跟中国搞起了本币结算,通过金砖国家农产品交易平台用人民币付款,连1900亿元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都续签了,彻底绕开美元,这合作黏性可比单纯的买卖牢固多了。 美国大概没料到,自己一顿操作不仅丢了最大市场,还帮巴西把大豆产业扶上了位,巴西现在一年能收三季大豆,产量直奔1.56亿吨,基础设施还在不断完善,国际竞争力越来越强。 而美国大豆已经陷入了“滞销→价格暴跌→收入减少→产业萎缩”的恶性循环,传统种植区的豆农开始改种其他作物,连非传统种植区都怕被抢生意,整个产业一片混乱。 这哪是挥舞武器,分明是给自己挖了个大坑,现在想爬都爬不出来了。
明天是黎明前的黑暗!就是说,明天可能会让大家失望了,虽然我看很多人都在看涨明天,
【9评论】【1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