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1932年,在徐志摩的葬礼上,陆小曼坚持要将徐志摩的寿衣换成西装。有人小

千浅挽星星 2025-10-11 15:42:23

[微风]1932年,在徐志摩的葬礼上,陆小曼坚持要将徐志摩的寿衣换成西装。有人小声告诉她说:“她来过了,不让换。”陆小曼抖着唇想再说什么,可终究没说出来。   1931年11月19日,诗人徐志摩乘坐的“济南号”邮政飞机在恶劣天气中撞山,他的人生在35岁戛然而止。   噩耗传来时,第一个被通知的人是陆小曼,她的反应是拒绝相信,甚至把报信的航空公司负责人保君健拦在门外。   她害怕,她不敢去济南面对丈夫那具残缺不全、严重变形的遗体,而这种恐惧,也让她在最需要她在承担责任的时刻,选择了逃避。   而张幼仪,这位被徐志摩抛弃的前妻却在第一时间站了出来,她虽然早已不是徐家人,但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早就认她做干女儿,并一直与她同住。   她立刻派自己的儿子徐继楷和弟弟赶赴济南,处理了最棘手的认尸事宜,为了保重徐父的身体,她甚至先撒谎说徐志摩只是受了伤。   一个空有“妻子”名分的陆小曼临阵退缩,一个虽无名分却扛起所有的张幼仪站了出来,在传统的家族伦理中,谁真正承担了家庭的重担,谁就掌握了实际的话语权。   而陆小曼的缺位,也让张幼仪的“正妻地位”显得无可争议。   但话又说回来了,徐志摩每月的薪资在当时高达580块,换算到今天差不多有12万,绝对是高收入。   可他为什么还要兼七份职,甚至为了省钱去搭乘安全系数极低的免费邮政飞机?答案就在陆小曼身上,陆小曼出身富贵,挥金如土,徐志摩的收入根本填不满她的开销。   更重要的是,徐父徐申如因看不惯陆小曼的生活作风,早就切断了对他们的经济资助,徐志摩只能靠自己死扛,自己衣服破了都舍不得换,就连出门也只能借住在朋友家,他的死,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被这种畸形的经济压力活活压垮的。   反观张幼仪,她不仅经济完全独立,还有能力反哺徐家,赡养着徐父,在徐志摩死后,是她耗费重金请人将遗体缝合修复,也是她一手操办了整个体面的葬礼,甚至在徐父去世后,她还信守承诺,继续每月支付300元生活费给陆小曼。   所以,当陆小曼提出要换西装时,她其实已经没有任何底气了,这场关于寿衣的争执本质上是对徐志摩身后形象的定义权之争。   陆小曼想把他塑造成一个彻底的西式现代诗人,而张幼仪则用一句“他再怎么西化也是中国人”把他拉回了到了中式文化上,最终,传统思想压倒了现代文化。   葬礼上,徐父认为陆小曼是害死儿子的元凶,直接禁止她出席,于是,张幼仪以家属的身份接待着每一位前来吊唁的宾客,鞠躬谢礼。   陆小曼赶到现场,面对这个无法撼动的决定,她也只能嘴唇颤抖,最终坐在地上放声大哭。   多年后,三位女性用各自的方式纪念着他,林徽因把一块飞机残骸挂在墙上,陆小曼从此退出社交界整理他的文集,而张幼仪则抚养儿子、赡养公婆、整理遗作,延续着整个家族的生命。    信源:青瞳视角 徐志摩去世90周年,这些谜题有了答案……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千浅挽星星

千浅挽星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