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爆冷!特朗普梦碎,MAGA(共和党)怒骂评委,这个委内瑞拉女人是谁? 诺贝尔和平奖结果刚公布,美国社交平台就炸成了一锅粥。 当地时间10月10日,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在奥斯陆宣布,2025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委内瑞拉反对派领导人玛丽亚・科里纳・马查多,表彰她为实现从“独裁到民主”的公正和平过渡所作的斗争。 这个结果让等待的媒体和民众集体错愕,打开搜索引擎输入名字,大部分人都在问“她是谁”? 此时的美国,另一群人的情绪早已冲破阈值。 MAGA支持者在社交平台上刷满愤怒言论,“诺贝尔和平奖简直是个笑话”“评委是一群白痴”的声音此起彼伏。 最新民调显示,有22%的美国人认为特朗普更该拿奖,其中不乏大量MAGA核心成员。 而被寄予厚望的特朗普,在结果揭晓的第一时间并未露面,按照时间推算,这位高龄前总统或许正在睡梦中,还未得知自己期待数年的奖项落了空。 从第一任期开始,特朗普就对诺贝尔和平奖表现出极度渴望,甚至为此游说多年,还曾苦涩抱怨奥巴马上任九个月就能获奖。 今年7月,他特意致电挪威财政部长询问诺奖事宜,哪怕这通电话原本是要讨论关税问题。 面对记者提问,他更是直言“自己解决了七场战争,正接近解决第八场,历史上没人做到过”。 为了帮他造势,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专程递交提名信,称他“亲手缔造和平”,还发布了AI生成的“为特朗普颁奖”照片,瞬间引爆全球媒体。 特朗普儿子埃里克在社交平台呼吁粉丝转发造势,白宫官方账号更直接称他为“和平总统”。 最关键的是,就在诺奖公布前48小时,特朗普突然宣布促成加沙地带停火,双方签署“20点计划”第一阶段协议,被扣押人员将获释,以色列军队也将撤军,他本人还计划10月12日前往中东。 所有人都以为这是“压哨冲刺”,却没人想到诺奖委员会早有安排。 挪威媒体透露,早在本周一,也就是特朗普宣布停火协议的前几天,获奖名单就已敲定。 更耐人寻味的是,委员会5位评委中有3人曾公开批评特朗普:主席弗莱德内斯指责他“多次攻击媒体”,评委克莱梅特称他“瓦解美国民主”,格里・拉森则曾嘲讽MAGA运动。 特朗普试图施压挪威政府干预,却忘了诺奖委员会向来宣称独立于政府运作。 爆冷获奖的马查多,这位工业工程师出身的政治人物,2002年步入政坛,曾创立公民组织培训选举观察员,却被委内瑞拉政府指控接受美国资金。 2014年她因批评政府被逐出政党,还曾被列入“政变阴谋”调查名单,虽始终否认指控,却被长期禁止担任公职。 2024年她赢得反对派初选,又被取消任职资格,直到2025年入选《时代》百大影响力人物。 她的政治立场更是复杂,经济上持右翼自由市场主张,社会议题却偏左支持堕胎合法化,党派属性被各方解读为“中右翼到极右翼”不等。 委内瑞拉政府对这个结果怒不可遏,将其定性为“西方支持政权更迭的信号”。 而马查多公开支持美国用军事手段打击委内瑞拉贩毒集团的立场,更让外界质疑奖项背后的政治考量。 要知道,诺贝尔和平奖的初心本是表彰“促进民族和睦、推动军备削减”的贡献,首届得主是红十字运动创始人,如今却频频与“政权更迭”“民主斗争”绑定。 MAGA支持者的愤怒看似理直气壮,却透着难以掩饰的荒诞。 他们骂诺奖“政治化”,却忽略特朗普为拿奖刻意制造的停火噱头,他们指责评委不公,却忘了特朗普任内退群毁约、发动关税战、威胁吞并他国领土的行径。 正如外界调侃,这些批评的话本身并非全无道理,可从支持特朗普的人口中说出来,只剩满满的幽默感。 白宫通讯主任斯蒂芬・张在X平台发文,称“诺奖委员会将政治置于和平之上”,俄罗斯总统普京也委婉表示“特朗普为解决危机付出很多”,只是这些声音都改变不了结果。 诺贝尔和平奖早已不是纯粹的“和平勋章”,而是沦为定义“政治正确”的工具。 评委用自己的政治光谱挑选得主,政客将奖项当作政绩勋章,民众跟着情绪站队怒骂,没人再追问诺贝尔的初衷。 这场闹剧里,没有真正的“和平捍卫者”,只有各取所需的利益博弈。 你觉得今年的诺贝尔和平奖有含金量吗?特朗普和马查多,谁更不配获得这个奖项?欢迎在评论区留下观点。
乌克兰,你惹恼了特朗普!即将公布的诺贝尔和平奖,特朗普志在必得,没料到,就在
【31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