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布尔深夜突响两声爆炸声!10月9日深夜的喀布尔,阿布杜勒·哈克广场附近的小摊还

福星徠说事 2025-10-11 13:56:59

喀布尔深夜突响两声爆炸声!10月9日深夜的喀布尔,阿布杜勒·哈克广场附近的小摊还没收拾完。   两声沉闷的爆炸突然划破夜空,经营小摊的商人下意识钻进柜台底,隔着窗帘缝隙,能看见低空掠过的喷气式战斗机尾部的火光,居民区很快升起滚滚浓烟。   巴基斯坦战机越境空袭的消息,随着社交媒体的视频传遍南亚。   袭击瞄准喀布尔马克罗扬区的一辆汽车,目标是巴基斯坦塔利班(巴塔)首领努尔·瓦利·马哈苏德。   巴方匿名消息称行动取得战果,打死努尔及两名潜在继任者。   几小时后,一段录音击碎了巴方的“胜利宣言”。   努尔在音频中否认身亡,称自己身处巴基斯坦境内,嘲讽相关消息是“敌人宣传”。   阿富汗塔利班迅速封锁遇袭区域,道路上的检查站让本就恐慌的市民更加不安。   阿富汗外长穆塔基的谴责声明随之而来,警告巴基斯坦应从苏联和美国在阿富汗的失败中吸取教训。国防部的表态同样强硬,直指这是“赤裸裸的主权侵犯”。   巴基斯坦三军公共关系局当天公布了另一条消息:11名军人在开伯尔-普赫图赫瓦省的反恐行动中牺牲,其中包括1名中校和1名少校。这场针对巴塔分子的行动,似乎成了越境空袭的注脚。   拉合尔的街头中年男子举着国旗高呼“巴基斯坦万岁”,他在采访中说等这一刻太久了,巴塔分子在阿富汗逍遥法外,威胁着无数家庭的安全。   喀布尔的出租车司机在巴格拉姆路的检查站旁抱怨,政府只会检查平民,却挡不住外国的炸弹。   阿富汗方面统计,空袭已造成51人死亡,其中不乏妇女和儿童。   2021年阿富汗塔利班掌权后,霍斯特、帕克蒂卡等省成了巴塔的“庇护所”。跨境袭击逐年激增,仅2024年就有超过2500名巴基斯坦民众死于相关暴力事件。   努尔·瓦利·马哈苏德的名字,是巴基斯坦安全部门的噩梦,这位曾是神职人员的巴塔首领,2018年上任后整合分散派系,恢复自杀式爆炸战术,把矛头直指巴基斯坦政权。   他长期滞留喀布尔的举动,成了刺在巴阿关系上的一根针。   阿巴边境的杜兰线两侧,部落自治体制早已根深蒂固,普什图人遵循着“普什图瓦里”传统,长老议事的“支尔格”机制,比两国政府的管理更有约束力。国家认同在这里淡薄,封闭的社会网络成了极端组织的温床。   这样的越境打击并非首次,2011年,美军从阿富汗越境进入巴基斯坦,击毙本·拉登。当时的行动虽达成目标,却埋下了巴美信任裂痕的种子。如今巴基斯坦的举动,正在重蹈相似的覆辙。   阿富汗塔利班内部的分歧在爆炸声中显现,强硬派呼吁立刻展开报复,务实派却担忧失去国际承认的机会,这个尚未被广泛认可的政权,正急需经济援助。   巴基斯坦的处境同样棘手,总理谢里夫既要回应军方的强硬诉求,又要面对地区局势的连锁反应。   社交媒体上,阿富汗网友翻出苏联入侵时的老照片,提醒人们外来武力从未带来和平。巴基斯坦网友则贴出巴塔袭击学校的视频,质问“谁来为我们的死者负责”。   JF-17 Block III战机在巴基斯坦领空巡逻,阿富汗特种兵则在喀布尔街头持枪警戒。   两国的军事动作,让夹在中间的部落民众愈发不安,他们的牛羊要跨越边境吃草,亲人要跨境探亲,战争阴影下,生计都成了难题。   巴塔在阿富汗境内策划袭击,却让两国平民承受代价,越境轰炸能打死个别头目,却拆不散扎根在部落缝隙里的极端网络。   比起战机的轰鸣声,坐下来制定联合巡逻、情报共享的方案,更能击中恐怖主义的要害。   那些躲在柜台下的商人、街头抗议的母亲、失去战友的士兵,他们想要的从不是“胜利宣言”,而是不再被爆炸声惊醒的清晨。   主权需要捍卫,反恐必须坚定,可最不该被牺牲的是普通人对安全的渴望。

0 阅读:39
福星徠说事

福星徠说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