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小时通牒逼改航线?中美空中博弈里,稀土和波音都成了筹码。 2025年10月9日,美国交通部给中国国航、东航等航司下了最后通牒:48小时内回应是否同意禁止飞越俄罗斯领空,否则新规最快11月就生效。 这事得从2022年俄乌冲突说起。美国先禁止俄罗斯航班入境,俄罗斯反手关上领空大门,把美欧航司全挡在外面。 中国、印度没掺和这事,航司照样用俄空域,美国东海岸飞中国的航班却得绕路,多飞1.5到2小时,燃油成本涨了10%到20%。 美国航空协会算过账,一年光市场损失就少赚20亿美元,美国三大航司达美、美航、联合天天找政府告状,说中国航司占了便宜,票价能压得更低。 选在这时候发难可能另有算盘,波音正跟中国谈500架飞机的大订单,中国刚出台稀土新规,把含0.1%以上中国重稀土成分的磁体都纳入出口管制,美国AI和高端制造直接被卡了脖子。 美国拿航线开刀,更像逼着中方在谈判桌上表态,真执行禁令的话,中国航司得彻底改路线。 飞美国西海岸还能绕阿留申群岛,东航上海飞纽约、国航北京飞波士顿这类直飞航线根本不划算,大概率得砍掉。 美国航司短时间里没了竞争对手,航线却照样得跟着缩减。疫情之后,中美航班好不容易才恢复到每周 48 班,这数量连疫情前 150 班的零头都够不上。 要是再往下砍,波音的订单就得黄掉,机场工人也得丢工作,整条航空供应链都得跟着打哆嗦。 国际民航组织早定了规矩,领空主权归各国自己,哪能美国说改就改。 中国外交部之前就放了话,要美方先反思自己的政策。 中方手里的牌不少,美国航司的着陆权说收紧就能收紧,稀土新规12月1日正式生效,美国智库都喊这是“经济核战争”,能直接打垮美国AI产业。 美国这招不是头一回用。2019年就威胁过断航,最后两边各退一步。 2023年又提“增班换绕飞”,中方根本没接招。 这次的48小时通牒,更像摸中方底线的试探。 美国自己制裁俄罗斯酿的苦果,非要让别国买单,逻辑在国际上站不住脚。 欧洲航空协会都明说中国航司有优势,转头就跟中方谈投资协议,没人愿意跟着起哄。全球治理的规则早不是谁嗓门大谁说了算。 美国想靠霸权硬推自己的“公平”,反倒让多极化来得更快。 中国在稀土、航空、科技领域早有了反制能力,美国的“制裁工具箱”越来越不好使。中美航线怎么飞,终究要靠谈判找出路,零和博弈没有赢家。 11月的最终决议不管是什么结果,都藏着同一个信号:世界早不是单极说了算的时代了。 你觉得中国该接美国的通牒吗?中美航线该怎么平衡公平与利益?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48小时通牒逼改航线?中美空中博弈里,稀土和波音都成了筹码。 2025年10
福星徠说事
2025-10-11 13:00:12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