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要来中国报仇的!”2019年,日本的芯片专家带着自己的团队和先进的技术来

古凌国际 2025-10-10 20:54:59

“我就是要来中国报仇的!”2019年,日本的芯片专家带着自己的团队和先进的技术来到中国,结果公开向美国“宣战”?这中间究竟有什么恩怨? 1947年,坂本幸雄生在日本群马县一个普通人家。那时日本刚战后重建,他家里做家电生意,这让他从小对电子设备就感兴趣。 1970年他大学毕业,直接进了德州仪器日本分公司。德州仪器是美国在日本做半导体的公司,他因此学到不少管理套路,没几年他就升到了副总裁的位置。 八十年代,他去神户制钢电子信息部门当总监理,专注芯片生产。 神户制钢本来是钢铁企业,转行半导体,他帮着调整生产线,推低成本芯片,抢占市场份额。日本芯片那时牛气冲天,占全球DRAM九成。 九十年代,日本半导体遇挫,美国打压,签协议限价,日本的优势没了。他仍然继续在行业里发展,1999年尔必达公司成立,由NEC和日立存储部门合并,专注研究DRAM。 2002年他接手当社长,他上手整顿公司内部,优化流程,推出新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 尔必达一度冲到全球DRAM市场前三,可2008年金融危机来袭,全球市场价格崩盘,美韩企业大举增产,搞价格战。 尔必达扛不住,资金链断了,2012年2月申请破产。美光科技以25亿美元收购了剩余的资产,日本存储产业大伤元气。 2019年11月,72岁的坂本幸雄突然宣布加入中国清华紫光集团,当高级副总裁兼日本分公司CEO。紫光集团那时正发力研究芯片,想进DRAM领域,无奈缺乏人才和技术。 而尔必达的破产让坂本幸雄耿耿于怀,他想借着中国的资源借力研发自主芯片。因此,他在记者会上说,不想以失败者身份结束人生,要让技术站起来。 这话听着像对美国宣战,挑战它的霸权垄断。尔必达的破产根源在于美国扶持韩国,两方联手压价,导致日本企业被挤兑。 八十年代美日半导体协议,美国逼迫日本限产涨价,日本在全球的贸易份额都丢了。于是他来到中国,帮助紫光攻关22纳米DRAM技术,打破海外卡脖子。 而紫光也借他的经验,布局重庆工厂的建设,计划建设DRAM生产线。 外界对他的看法两极分化,日本网友说他是国宝级专家,怎么能跑到中国去。中国媒体称赞他助力国产芯片技术的研发。 而坂本只专注于干活,教导年轻的工程师。紫光那时扩张很快,但债务也起来了。但他强调时间紧,要赶上国际的步伐。 中国芯片产业那时正面临美国的制裁,华为中兴等公司都被限供了,他的加入等于雪中送炭。加入后,他推动团队合作,与本地供应商进行对接。 技术突破后,紫光产品线丰富,中芯国际28纳米量产,长江存储拿全球15%份额。整个过程,中国存储产业从跟跑到并跑,他的贡献很大。 这是全球芯片的竞争,美国要维护它的霸权地位,既压制日本又压制中国。他来到中国,等于是对美国的间接回击。 2021年紫光债务爆雷,重庆项目被搁置。2022年6月坂本离开了,转去深圳昇维旭技术有限公司当首席战略官。 他继续推进芯片合作,昇维旭想建立新的DRAM阵营,他帮忙规划,洽谈合作伙伴。2024年2月14日,他因心脏病去世,享年76岁。

0 阅读:11

猜你喜欢

古凌国际

古凌国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