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抛美债,我抛中债!外资纷纷减持中国债,大量资金流向美国?中美贸易战仍未尘埃落定

阿皮历史库 2025-10-08 12:00:55

你抛美债,我抛中债!外资纷纷减持中国债,大量资金流向美国?中美贸易战仍未尘埃落定之下,外资却用“弃中投美”公然表明了自身对于中美未来前景的立场态度。     这说的就是之前外资大规模抛售中国主权债券,引发抛售潮,让境外资金持有量掉到近五年来最低,而美国国债却被疯狂买入。     根据央行和财新网等渠道消息,今年四月和五月,境外机构减持中国债的规模确实比较明显,原因之一是美联储依然维持较高的利率水平,而美国国债的收益率比去年同期更具吸引力。     很多国际资金希望锁定高利率带来的稳定收益,于是短期内增加了对美债的配置,这个是投资上的再平衡操作,并不代表他们对中国经济失去信心。     与此同时,中国债券的收益率处在相对较低区间,这正是国内稳增长、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政策结果,对于长期资金来说,这种低收益反而意味着经济环境稳,利率有下降空间。     但对于那些追求短期回报的国际资金,他们会做出暂时的资金转移,这在全球市场上是很常见的,并不只是针对中国。     一些国际媒体提到,这波抛售行为和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有关,但从数据和经验来看,资本对贸易战的反应早在2018年就已经体现过,当时中国资本市场既经历了外资流出的阶段,也很快迎来了新一轮流入。     本质上,中美之间的贸易问题在短期会影响市场情绪,但外资的资金流向更多会由利率、汇率以及对经济增长的判断来主导。     过去两年,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性加上国内经济韧性,让中国债市在全球资金眼中依然是一个重要配置,而并非可有可无的选择。     这次的调整更像是外资策略的季节性变化,与其说是退场,不如说是暂时把更多资金放到收益更高的地方。     在今年以来,美国在一些领域继续对中国施加限制,比如高科技出口管制、芯片领域的限制措施,而中国则在贸易谈判中坚持自身立场,推动多边合作,扩大与其他市场的贸易规模。     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人会把资本流动与政治关系挂钩。     但从目前的事实来看,中国金融对外开放的步伐并没有因为这些摩擦而减速,反而通过扩大债市互联互通、优化外资准入制度等措施,让境外投资者能够更便捷地参与中国市场。     根据央行和交易商协会的统计,今年上半年依然有机构在增持中国债券,只是持有主体和资金性质有所变化,大型央行、长期投资基金依旧稳定持仓,而一些交易型短期资金则变动较大。     中国经济在今年将保持温和增长,同时保持相对低的通胀水平,这对债券市场来说是一种稳定支撑。     相比之下,美国经济的短期数据虽然亮眼,但债务水平和财政赤字却创下了历史新高,美债的安全性更多依赖于美元的全球储备货币地位,这种安全感在一些长期资金眼中未必能一直延续。     换句话说,短期外资资金选择美债,是追逐当前高利率的结果,而长线资金则更看重经济的持续性和政策的可控性,这也是为什么即便在抛售潮发生的月份,中国债市的持有主体结构并没有出现断崖式变化。     要看到的是,中国在债券市场的管理上强调稳健,既要吸引外资,也要防范风险,保持市场健康运行。 外资的短暂减持更像是追逐短期利差的策略调整,而不是结构性的撤退。

0 阅读:134
阿皮历史库

阿皮历史库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