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的贸易顺差已经接近1万亿美元了,但外贸企业却还一批又一批地倒闭? 这

高干评世界 2025-10-07 15:40:05

为什么中国的贸易顺差已经接近1万亿美元了,但外贸企业却还一批又一批地倒闭? 这看似矛盾的事,实则是产业升级挤掉低端产能、倒逼西方工业让出市场的真实写照。 2025 年 1-8 月,中国外贸顺差达 8927 亿美元,同比增长 18%,可同期长三角、珠三角注销的外贸企业超 1.2 万家,不少做了十几年贴牌加工的工厂,门口堆着没发完的货,老板忙着清库存。 顺差疯涨的核心,是出口结构早变了天。 2023 年,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占比首次突破 60%,2024 年涨到 63%,2025 年前 8 个月再提 1.5 个百分点,其中高端装备出口增速更是高达 42%。 不再是十几年前靠衬衫、玩具拼低价,现在卖的是新能源汽车、光伏逆变器、工业机器人 。 2025 年 1-8 月,新能源汽车出口量 182 万辆,比 2023 年全年还多 37 万辆,在欧洲市场的份额从 2023 年的 8% 冲到 2025 年的 19%,直接抢了大众、宝马的订单; 光伏组件全球份额超 80%,原来靠光伏吃饭的德国 SolarWorld,2024 年减产 40%,2025 年干脆把生产线卖给了中国企业。 这些高端产品附加值高,一辆电动车的利润顶得上 500 件贴牌衬衫,哪怕出口量没翻倍,顺差也能跟着往上涨。 倒闭的企业,跟赚大钱的根本不是一批人。 2024-2025 年倒闭的 1.2 万家外贸企业里,87% 是员工不足 50 人的小微企业,做的多是贴牌加工 。 比如珠三角的服装厂,给国外快时尚品牌做代工,一件衣服赚 3 块钱加工费; 长三角的小五金厂,给欧美家居品牌做配件,利润薄到连原材料涨价 1% 都扛不住。 这些企业的日子早不好过了: 国内人工成本比 2018 年涨了 40%,房租涨了 35%,东南亚的越南、柬埔寨工厂,工人工资只有中国的 1/3,2024 年,欧美快时尚品牌把 60% 的贴牌订单转去了东南亚; 更要命的是,国内客户也在升级,原来买低端配件的厂商,现在更愿意选国产高端品牌,订单量少了,价格还得压,这些小厂扛不住就只能倒闭。 这种 “倒闭潮”,其实是中国制造业在挤掉西方工业的空间。 原来西方靠技术壁垒垄断高端市场,德国的精密机床、日本的汽车零部件,随便卖个高价都有人买。 现在中国企业把同类产品做出来了: 2025 年,中国产五轴机床精度达到德国同类产品水平,价格却低 30%,欧洲机床企业 2024 年订单量下滑 28%; 日本汽车零部件在华份额,从 2023 年的 35% 降到 2025 年的 27%,因为中国产的电池管理系统、自动驾驶芯片,性能不差还便宜。 西方工业的利润空间被压缩,只能缩减产能 ——2025 年上半年,法国阿尔斯通的轨道交通设备产能砍了 20%,日本本田在墨西哥的发动机工厂直接关停,这些都是中国高端制造挤出来的市场空位。 产业升级的阵痛里,也有新机会在冒头。 那些没倒闭的外贸企业,要么往高端转,要么做细分市场: 深圳有家原来做低端充电器的工厂,2023 年投入 2000 万研发快充芯片,2025 年出口的氮化镓充电器占全球市场 12%,利润比原来翻了 10 倍; 宁波有家五金厂,放弃贴牌订单,专做新能源汽车的精密紧固件,2025 年前 8 个月出口额涨了 200%。 商务部 2025 年 8 月的数据显示,专精特新外贸企业数量同比增长 32%,出口额占比从 2023 年的 15% 升到 22%,这些企业正在接棒成为外贸主力。 别觉得企业倒闭是外贸不行了,这是 “换血” 的必经之路。 十几年前,中国靠低端制造冲进全球市场,现在要往高端走,必然要淘汰跟不上的产能; 西方工业原来占着高端市场赚 easy money,现在中国企业靠技术和性价比抢份额,他们的日子不好过,咱们的低端产能也得 “洗牌”,这是全球产业竞争的正常逻辑。 顺差高,说明咱们在高端市场打赢了;企业倒,说明低端市场的游戏玩不下去了,两者合在一起,才是中国制造业从 “跟跑” 变 “领跑” 的完整画面。 事件最新动态:2025 年 9 月,中国海关数据显示,当月高端装备出口同比再增 45%,其中工业机器人出口量突破 5 万台,创单月新高; 同期,长三角外贸企业注销数量环比下降 12%,专精特新外贸企业新增注册数环比增长 18%; 欧盟统计局披露,2025 年 1-8 月,欧盟自中国进口的高端机电产品占比达 34%,较 2023 年提升 9 个百分点,而自德国、法国进口的同类产品占比分别下降 4%、3%。 信源:贸易顺差快高达1万亿美元,而我们的外贸企业为什么还扎堆倒闭?——网易

0 阅读:50

猜你喜欢

高干评世界

高干评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