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还是发生了”!浙江杭州一女子吃大闸蟹时,用牙齿将大闸蟹腿咬开,正当要品尝美味,却突然感到牙齿一阵剧痛,随后竟然连喝水都疼,女子受不了了就去医院检查,结果发现牙被蟹腿崩“裂”了,需要进行根管治疗。 秋风送爽之时,正是品尝大闸蟹的黄金时节,当那份独有的鲜美在舌尖绽放,谁能想到一场口腔里的“灾难”正在悄然酝酿。 浙江杭州的李女士,就因为贪图方便用牙齿去啃蟹腿,结果付出了不小的代价,这可不是什么稀奇事,给了我们每个人提醒。 我们那口引以为傲的牙,有时候比想象中要脆弱得多,牙齿的作用更多是为了咀嚼,而不是当“钳子”使,平时我们吃米饭,咬合力是完全够用的。 可一旦对上大闸蟹的硬壳、香脆的核桃,甚至是啤酒瓶盖时,就已经远超平时吃饭时的咬合力了,这种超负荷的冲击,最喜欢找牙齿的“软肋”下手。 比如你牙齿上本身就有一点小蛀洞,或者有一块补了很久的填充材料,这些地方就是天然的薄弱点。 对于上了年纪的中老年人来说,牙齿本身就会变得更脆,风险就更大了,可能平时啃个硬骨头就中招了,当那声不祥的“咔”在嘴里响起,牙齿的警报就拉响了。 李女士形容那种痛,就像突然被“电击”中一样,尖锐得能钻进骨头里,很快半边脸都跟着疼起来,更要命的是,这种时候连喝口温水都成了一种“酷刑”,会引发剧烈的疼痛。 这可不是普通的牙疼,而是牙齿内部结构被撕裂的“信号”,医生用小镜子和探针一检查,就能发现那道细微的裂纹。 它可能已经从牙齿表面,一路向下延伸,触碰到了布满神经的牙髓,牙齿用最痛苦的方式,表明自己所处的“困境”,“它”受了重伤! 处理这种隐形裂痕,就像一场和时间的“赛跑”,越拖后果越严重,如果裂纹还很浅,只伤到最外层,用树脂补一下就行。 但要是裂纹深了一些,影响到了牙本质,那就得先垫个底再修补,万一裂纹深到像李女士那样,直通牙神经,那就得做根管治疗了。 这套流程可不简单,要把坏死的神经清理干净,再用特殊材料把里面填满,来来回回得跑好几趟医院,而且治疗完还不算结束。 失去神经的牙齿会变脆,必须再给它戴个牙冠保护起来,否则下次吃东西可能整个牙就劈了,要是你心存侥幸,觉得忍忍就过去了,那小裂纹只会越裂越深。 还会引发牙髓炎、牙根发炎,牙龈上鼓起脓包,到了那个地步,这颗牙大概率是保不住了,只能拔掉再花大价钱去种一颗新牙,那才叫真的得不偿失。 牙齿是用来享受美食的,不是万能工具,真正的“吃货”不光懂吃,更懂怎么保护自己吃饭的“本钱”。 养成每半年或一年看牙医的习惯,让专业人士帮你提前发现问题,加固薄弱环节,这才是最高明的预防,毕竟善待你的牙齿,才能让世间美味长久相伴。
为什么近两年大闸蟹没有那么火爆了?
【10评论】【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