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国民党主席选举第二场辩论会拉开序幕,张亚中灵魂提问全场,其余四人皆避谈两岸统一问题? 9月27日那场国民党主席辩论会,“火药味”自开场就越来越浓,参选人张亚中扔出的那句“是否主张统一”的灵魂拷问,让台上“对手”们瞬间集体噤声。 那一刻才发现,这已经不是一场,普通的党内选举,而是一场关乎“模糊”与“清晰”的路线“大对决”。 对张亚中以外的参选人来说,“九二共识”的“宝贝”之处在于它的“模糊”,辩论时罗智强、郝龙斌和郑丽文就像约好了一样,都强调模糊才是精髓。 他们认为正是这种不挑明统或“独”的默契,才换来了马英九时代,两岸签下23项协议的黄金岁月。 郝龙斌更是把话说白了,台湾民间最大的共识就是“维持现状”,党当然要跟着民意走,这番高度统一的论调,明眼人都看得出不是巧合。 他们现在合力打造的这套“模糊”说法,就是想给未来的大选铺路,这样也好留出更大的操作空间,去拉拢中间选民。 但张亚中根本不吃这套,他当场就怼了回去,政党的责任是引导民意,不是跟在屁股后面跑,万一哪天“台独”成了主流,难道国民党也要跟着走吗? 在张亚中眼里,主流派捧上天的“模糊”,正是国民党十几年来的思想懒惰和政治逃避,他毫不留情地炮轰党内同僚,连“九二共识”到底是什么都说错,还怎么有“脸”说自己能搞定两岸问题? 他痛斥这种“天天在拖,天天在混,天天在骗老百姓”的做法,让所谓的“团结”,变成了没有理念的“和稀泥”和“分赃大会”,这批评可不是随便说说。 辩论中表现平平的郝龙斌,被批完美体现了国民党的“酱缸文化”,可他的支持率却在党内领先,这恐怕是“人头票”的操作,而不是理念的胜利。 更有观点指出,国民党这种“不统”的模糊,是这个党丢掉自己特色,越来越没人信的根本原因,一个连自己核心主张都讲不清楚的政党,谈什么和平承诺呢? 这场路线斗争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危机感”,主流派还觉得“模糊”是安全的避风港,张亚中却把它看作一个,已经快到点的“定时炸弹”。 他有个非常急迫的判断,留给台湾的时间不多了,很可能连2028年都等不到,他打了个比方,说台湾头顶上悬着一个,快要垮掉的“堰塞湖”,再继续搞模糊,就等于眼睁睁等着“灾难”发生。 正是这种要命的危机感,逼着张亚中必须“向前一步”,给出他认为唯一的“标准答案”,认同一个中国,追求两岸统一,只有这样才能和大陆的政策“无缝连接”,避免台湾遭遇“灭顶之灾”。
台湾省学者邱毅教授表示,本来十拿九稳的国民党主席候选人郑丽文,现在已经失去了台湾
【24评论】【2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