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麻烦啦!普京做好与整个北约开战准备,警告扣押俄油轮是海盗行为或引发冲突,报复

天天纪闻 2025-10-06 16:47:17

法国麻烦啦!普京做好与整个北约开战准备,警告扣押俄油轮是海盗行为或引发冲突,报复举措或已制定完毕,法国不知道如何收场   法国这次扣押俄油轮的举动,说白了就是给自己挖了个深不见底的坑,本想借着制裁俄罗斯刷一波欧洲“反俄领头羊”的存在感,结果被普京的强硬警告逼到了进退两难的绝境,如今确实是骑虎难下不知道怎么收场了。   事情得从2025年10月1日那天说起,法国海军特种部队在圣纳泽尔港附近的公海上演了一出高调的突袭行动。   他们乘坐直升机直接索降在悬挂贝宁国旗的“博罗凯”号油轮甲板,用枪口控制住船员后,硬生生把这艘载着75万桶原油的巨轮押进了法国海军基地,还扣下了船上所有人员。   法国总统马克龙当时态度硬得很,对外宣称油轮“涉嫌严重违法”,甚至暗示和丹麦机场的无人机事件有关,一副占理的模样。   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不过是借题发挥,本质上是想通过这种激进手段彰显法国在对俄制裁中的主导地位,毕竟这阵子美国有抽身俄乌战场的迹象,马克龙急着想扛起欧洲反俄的大旗。   但法国显然没算清楚这笔账,首先法理上就站不住脚。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公海船舶原则上只受船旗国管辖,“博罗凯”号挂的是贝宁国旗,跟法国压根没有直接管辖权关系。   法国2018年的相关法案虽然允许干预海盗行为或恐怖主义活动,但扣押正常航行的油轮根本套不上这个条款,这也是为什么俄罗斯外交部第一时间就撇清关系,强调无法判定油轮与俄存在关联。   而普京更直接定性为“海盗行径”——这种公海拦截扣押的操作,确实和海盗拦船夺货没本质区别。   更讽刺的是,这艘油轮是印度从俄罗斯采购的原油,原本要运往印度瓦迪纳尔港,法国扣船等于直接打了印度的脸,印度石油部长当即召见法国大使强烈抗议,这让法国凭空多了个麻烦。   普京的警告可不是说说而已,俄罗斯的报复准备早有苗头。   就在法国扣船后几小时,俄国防部就派出护卫舰逼近圣纳泽尔港,明着说“监视局势”,实则是武力施压,同时还在波罗的海部署了射程达1000公里的“伊斯坎德尔”导弹,这玩意儿的精准打击能力可是经过实战检验的。   要知道,俄罗斯对付法国从来都是“说到做到”,今年3月马克龙刚放话要用核保护伞罩着欧洲,俄罗斯就直接用导弹炸了乌克兰第聂伯罗市的巴托洛梅奥酒店,把躲在里面的法国雇佣兵和军事顾问一锅端了,这次被扣船的事性质更严重,普京说“可能引发冲突”绝非虚言。   有消息说俄罗斯已经制定好了报复举措,大概率会针对性扣押法国商船,毕竟法国有大量货物依赖海上运输,真要是被俄海军盯上,损失可就大了。   更让法国头疼的是,自己压根没有硬刚到底的底气。表面上马克龙态度强硬,甚至让法国全境进入最高警戒状态,但私下里早就慌了神。   法国每年要从俄罗斯进口大量天然气,眼瞅着冬天快到了,要是俄罗斯真断了气,民众取暖、工厂生产都得停摆,社会不满情绪一爆发,马克龙的支持率只会一跌再跌。   而且欧盟内部对法国这波操作也意见很大,德国直接批评行动“过于激进”,怕被拖进冲突泥潭,其他国家也都沉默不语,没一个愿意站出来帮法国说话。这时候法国才发现,自己想当领头羊,结果成了孤家寡人。   短短三天,法国的强硬就撑不住了。10月3日深夜,法国偷偷宣布释放油轮,让它继续开往印度,连句像样的解释都没有。这波反转把法国的狼狈暴露得淋漓尽致——扣船时有多高调,放行时就有多难堪。   说到底,马克龙一开始就是在赌俄罗斯会因为和谈提议保持克制,可他忘了俄罗斯最吃软不吃硬,普京的警告和俄军的导弹部署,远比任何外交辞令都有威慑力。法国既没有法理支撑,又没有盟友撑腰,更扛不住俄罗斯的报复,自然找不到收场的台阶。   其实从一开始,法国这步棋就走错了。俄罗斯的“影子舰队”早就成了应对制裁的标配,600到1000艘挂着第三国国旗的油轮,每年帮俄罗斯运走65%的原油出口,撑起40%的战争开支,这种体系哪是靠扣押一艘油轮就能打破的?   法国想用这种小手段拿捏俄罗斯,反而被普京抓住了把柄,不仅没占到便宜,还落了个“海盗”的骂名,更暴露了欧洲对俄制裁的脆弱性。   现在油轮是放了,但俄罗斯的警惕性已经拉满,后续法国商船在国际海域怕是要处处受限,而马克龙想当欧洲领头羊的野心,也跟着这起扣船闹剧一起泡汤了。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天天纪闻

天天纪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