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问为什么没人联合打以色列,其实答案很简单:不是没人想打,是没人敢打,也没人真能打。以色列不是叙利亚,不是伊拉克,它背后站着美国——那个连自己盟友都敢制裁、却对以色列军援年年加码的超级大国。2 中东乱局中,为什么以色列总能独善其身?周边国家磨刀霍霍,却总在关键时刻收手。这不是巧合,而是华盛顿那张无形的保护伞,遮天蔽日。军援数字年年攀升,安理会否决票一票接一票,揭开这层纱,你会看到一盘精心布局的棋局,牵动全球能源脉络和地缘博弈。 以色列建国以来,美国的援助从未间断。这份支持从经济起步,逐步转向军事倾斜。1948年到1951年,美国提供1.35亿美元贷款,帮助以色列稳住阵脚。那时援助还算低调,但随着冷战加剧,美国视以色列为中东桥头堡,对抗苏联势力。援助规模像滚雪球般扩大,到20世纪80年代,每年稳定超过30亿美元。奥巴马时期敲定每年38亿美元的框架,直至2028年。 这些资金不光是钱,还包括先进武器采购和技术转让,让以色列军队从防御型转向进攻利器。战略上,美国借此控制中东石油通道,压制反美势力。阿拉伯国家多次试探,却发现以色列的坦克和飞机背后,总有美国的影子。这份援助不是慈善,而是华盛顿维护霸权的棋子,确保以色列在中东的定居点和边境线牢不可破。 美国对盟友的铁腕,大家有目共睹。法国搞独立防务,美国就联手英国施压;德国推进北溪管道,美国直接制裁能源企业。可轮到以色列,一切都变了样。援助不只加码,还附带外交护航。联合国安理会里,美国的否决权成了以色列的挡箭牌。从1972年起,美国累计否决49项针对以色列的决议。 2023年巴以冲突爆发后,安理会五次推动加沙停火草案,14国赞成,美国独投反对。 到2025年9月,美国又否决一项要求加沙永久停火的草案,理由是草案没谴责哈马斯。 这种一票定乾坤的做法,让国际社会空谈无补。阿拉伯国家想联合施压,却发现联合国大门被堵死。谁敢越线,就等于跟美国叫板,风险远超收益。这不是双标,而是赤裸裸的现实主义,美国优先以色列,其余国家只能咽下苦果。 回溯1973年赎罪日战争,就能明白这份支持的分量。那年10月,埃及和叙利亚联手突袭以色列,开局占优。以色列弹药告急,105毫米炮弹只够两天用。总理梅厄紧急求援,尼克松总统启动“镍草行动”。9小时内,美国派出全部运输机队,C-141和C-5巨兽沿地中海航线飞抵。32天内,566架次飞行,运送2.2万吨军火,包括F-4战斗机直接从美军序列调拨。 卫星情报也实时共享,帮助以色列锁定埃及补给线。阿拉伯联军从反败为胜的以色列手里吃了亏,坦克残骸散落西奈沙漠。从此,他们心里有数:打以色列等于打美国,后果不堪设想。石油输出国组织一度禁运美国原油,油价从3美元飙到12美元,但美国顶住压力,继续加码援助。这场空运不只救急,还奠定中东格局的基调,让联合行动从此成空谈。 如今,美国的援助更精准高效。2024年,国会批准140亿美元补充军费,其中8.7亿美元直奔铁穹系统升级。 铁穹自2011年服役以来,美国已投3.4亿美元,自2009年起总计34亿美元。 面对哈马斯改良火箭弹,拦截率一度跌到65%,美国二话不说拨款,工程师优化雷达和拦截器。现在系统拦截率回升到90%以上。F-35隐形战机是另一重磅,以色列库存超75架,全靠美国补给弹药。2024年8月,美国批准20亿美元军售,包括F-15和F-35部件。 这些战机让以色列空军称霸中东,低空突防无人能敌。周边国家如沙特和埃及,武器也多从美国采购,F-15和M1坦克维护依赖美方零件。一旦断供,就成废铁。这套生态链,让他们投鼠忌器,不敢轻举妄动。 胡塞武装等非国家势力试过用高超音速导弹挑战,单价50万美元一枚,看似犀利。但铁穹拦截弹只需5万美元,性价比碾压。美国资金源源不断,胡塞几天就弹尽粮绝。以色列却能耗战到底。俄罗斯在叙利亚有默契,与以色列划定飞行区,互不干扰。莫斯科不愿为阿拉伯国家跟美国撕破脸,其他大国更顾及能源和贸易平衡。美国把以色列当中东钉子,控制波斯湾油轮航道。谁想动它,就得掂量全球供应链的代价。2024年到2025年,美国总援助超3100亿美元,调整通胀后达2512亿美元。 这不是数字游戏,而是地缘铁律:美国护犊,以色列稳坐钓鱼台。 这份支持的逻辑,根植于美国国家利益。以色列提供情报共享和技术反馈,F-35的实战数据反哺洛克希德公司。双边演习如“杜松橡树”行动,提升美军中东适应力。阿拉伯国家联盟早年联合过,但1973年后渐趋务实,转向与美国交易。沙特2024年签下F-15中队订单,埃及续购M1坦克。谁都不想自断后路。美国对以色列的倾斜,还牵制伊朗核野心。2
你问为什么没人联合打以色列,其实答案很简单:不是没人想打,是没人敢打,也没人真能
冰淇淋不及千金
2025-10-05 20:47:0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