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开始武统,大陆和台湾到底谁先垮?柯文哲曾表示:大陆怕是撑不过两周。此话一出,大家都想不明白,两岸实力差距如此大,他是如何得出这一结论的?当时柯文哲还担任着台北市市长,对于两岸关系,他还发表过众多让人大跌眼界的言论,不过最让人无语的还是他的两周论。 很多人不知道,柯文哲的言论总爱踩着政治风向走,当年当市长时,他还能说出“两岸交流内容比符号重要”,推动双城论坛这种务实合作。 可到了选举年,为了吸引深绿选票,突然就蹦出两周论这种惊悚论调,这种左右摇摆的姿态,本质上是把两岸议题当选举工具,哪管什么事实逻辑,只求在选票上捞好处。 再看这两周论的逻辑硬伤,柯文哲大概以为台海局势能套用乌克兰剧本,靠海峡当护城河,拖到美日来救场,但现实是,解放军的远程打击能力早不是二十年前的水平。 更关键的是,大陆的经济韧性远超想象,14亿人的内需市场、完整的工业链、粮食能源自给率超90%,这些硬实力让所谓“经济崩溃论”根本站不住脚。 反观台湾,半导体产业虽强,但原料进口、电力供应、粮食储备都严重依赖外部,真打起持久战,三天就能现原形。 看看俄乌冲突的教训就知道,西方军援再先进,也架不住战场信息差和补给线断裂,美军若介入台海,从航母调动到远程打击,至少需要两周以上部署时间,而这段时间足够解放军完成初步控制。 更现实的是,美国国内通胀高企、制造业空心化,根本没余力打一场跨太平洋战争,至于日本,自卫队连撤侨演练都搞不定,更别说军事干预了。 柯文哲的两周论还有个致命漏洞,那就是低估大陆的战争意志,很多人觉得现代战争打的是经济账,可国家统一这种事,从来不是算经济小账。 抗美援朝时,志愿军在零下40度坚守阵地,对印自卫反击战,一个月收复失地,这些案例说明,当核心利益受威胁时,战略决心远比短期成本重要。 柯文哲这种论调助长了“以武拒统”的幻想,台湾有些人总以为有美日撑腰就能高枕无忧,却忘了远水解不了近渴的道理。 更危险的是,这种认知会误导台湾民众,以为战争可以速战速决,从而忽视备战备荒的必要性,真正的智慧,应该是认清实力差距,回到九二共识轨道,通过对话解决分歧,而不是沉迷于不切实际的幻想。 回头再看柯文哲的言论,与其说是分析,不如说是政治表演,他利用公众对战争的恐惧,制造话题博眼球,却忽视了最基本的军事常识和历史教训。 这种言论在选举时或许能赚流量,但放在历史长河里,不过是过眼云烟,真正决定台海走向的,从来不是某个人的一句惊人之语,而是两岸实力对比的客观现实。 两岸统一不是某个人的选举口号能左右的,那些沉迷于两周论的人,该醒醒了,真正需要担心的,不是大陆撑不撑得住,而是台湾自己能不能看清形势,避免被错误的认知带偏方向。 评论区聊聊,你觉得那些光会喊口号的政客,还能靠啥来欺骗的台湾老百姓呢?
台湾网红馆长着急赚10亿背后的真相,看了你还会支持吗?近日随着柯文哲保释
【6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