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1986 年,65 岁的火箭专家杨南生娶了 29 岁的张严平,张严平的父母不同意,不料,当她父母知道杨南生的身份后,惊呆了。 作为火箭专家,杨南生的人生是 “低调沉默” 的,他带领团队研发出中国第一台固体火箭发动机,为 “东方红一号” 卫星成功升空打下了基础。 他负责的 “巨浪一号” 潜射导弹发动机项目,技术水平达到了国际先进标准,这些都是不能对外公开的国家机密,所以他本人和他的成就也就一样长期不被大众所熟知。 但作为普通人,杨南生的内心世界却很 “丰富开放”,1985 年春天,新华社记者张严平第一次采访他时,这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对于专业相关的问题只是简单回答了几句。 反而饶有兴致地和张严平聊起了贝多芬、莫扎特的音乐,还聊到鲁迅的杂文和泰戈尔的诗,他觉得,科学研究就像 “在黑夜里往前走”,过程中充满了值得思考的道理和诗意。 相同的爱好和追求让两个人慢慢走到了一起,但也正是因为他们之间36岁的年龄差距,使得这段感情一开始就遭到了张严平父母的反对。 张严平的父母都是军人出身,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他们无法接受女儿和比她大这么多的人结婚,为了拆散两人,张严平的父亲甚至说要和她断绝关系。 面对这样的阻碍,杨南生的做法出人意料,他一个人坐火车去了张严平山东的老家,却没有为自己的爱情辩解半句。 他选择了一种不突出个人感情、而是从国家事业角度出发的沟通方式,他拿出一张张照片,给张严平的父母讲述中国航天事业是如何从无到有,再到一步步研制出自己的火箭的。 当张严平的父母知道眼前这位看起来清瘦的老人,就是创造 “东方红一号” 和 “巨浪一号” 的大功臣时,他们的态度爷从一开始的反对惊讶,变成了深深的敬佩。 在那一刻,国家发展的意义超越了传统家庭观念的束缚,而杨南生也凭着自己的身份和贡献获得了张严平父母的认可。 1986 年 6 月,杨南生和张严平在杨南生陕西的简陋家中举办了婚礼,自此迎来了他们新的生活,只可惜天不遂人愿,2013年杨南生在患病去世后,张严平的角色也就跟着发生了变化。 她不再只是杨南生的妻子,更成了杨南生生前事迹的 “守护者” 和 “传播者”,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杨南生,张严平写下了70多本日记,这些日记不仅记录了她个人的思念,也成了留存杨南生生前点滴的珍贵资料。 后来,她把对杨南生的思念整理成书出版了《君生我未生》,还参与编写了《杨南生传》,通过这些文字能大家了解到了真实的杨南生。 张严平曾经说过,爱情最珍贵的纪念是对方在自己生命中留下的印记,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这句话,而张严平则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深厚爱意,让杨南生的默默付出被更多人所熟知。 资料来源:紫牛荐书|“记忆力会减退,但灵魂会记住一切”,张严平《君生我未生》回望著名航天专家杨南生的一生——扬子晚报
[微风]1986年,65岁的火箭专家杨南生娶了29岁的张严平,张严平的父
千浅挽星星
2025-10-05 19:41:09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