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1948年,国军排长带队投诚,谁知,当他来到登记处时,文书却是大惊:“张定元,怎么是你,你不是在2年前就牺牲了吗?” 1946年江苏李堡的这场战斗打得非常激烈,当时,华东五分区部队的战士张定元胸口不幸中弹,当场就倒在了地上。 后来战友们反攻回来没找到张定元的人,只从泥土里挖出了一顶沾满血的军帽,部队以为张定元牺牲了,就为他召开了追悼会,还把他的名字刻在了烈士碑上。 在部队档案里,张定元已经是 “牺牲” 的烈士了,可没人想到,当天深夜,倒在战场的张定元被炮火声震醒了,他其实并没有死。 醒来后的张定元凭着一股力气慢慢爬了半里地,最后被一位姓陈的老汉救了下来,这位好心人把张定元藏在地窖里悉心照料了三个月,张定元才慢慢康复捡回了一条命。 待身体好起来后,张定元一心想回到自己的部队,但当时的部队已经转移了,他没能找到组织,反而被国民党军队抓去当了壮丁,编入了黄百韬的第七兵团。 进入兵团后,张定元发现,国民党部队里的很多士兵都是被逼无奈才当兵的,这些人和后来的老班长刘兴易一样都是穷苦人家出身。 看到这种情况,张定元心里有了想法,他平时和这些士兵一起聊天,给他们讲解放区分田地的事,还教他们在炮火中如何保护自己、减少伤亡。他这么做,既是帮助这些士兵,也是在悄悄劝说他们投奔解放军。 1948年淮海战役爆发后,张定元终于等到了机会,当时黄百韬兵团在碾庄圩被解放军团团包围,部队里闹得人心惶惶。 张定元觉得时机成熟了,就把自己所在排的三十多个士兵召集起来开会,当天晚上就带着所有人扛着武器,还一张他早就摸清的国民党军队工事图,投奔了解放军。 到了解放军的登记处,负责登记的文书抬头一看,两人都愣住了,这位文书正是张定元当年的老班长刘兴易,刘兴易惊讶得眼睛都快瞪圆了,过了好一会才说出话:“张定元,你不是早就牺牲了吗?” 一个被认定 “牺牲” 的烈士突然活着回来,这事引起了组织的重视,立刻这展开了调查,为了证明身份,张定元写了十几页的情况说明。 当年救他的好心人的证词、他曾经藏身的地窖,还有他带来的那张重要的工事图,所有证据都能对应上,证明他确实是当年的张定元。 最后,组织撤销了张定元的 “烈士” 称号,恢复了他的军籍,因为他成功策动国民党士兵投诚,还带来了重要的工事图,部队给了他记二等功的奖励,就这样,“张定元” 这个名字终于重新以 “现役战士” 的身份回到了部队里。 1950 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张定元主动报名参加了志愿军,他说:“我的命是捡回来的,现在国家需要,我得好好报效。” 1951 年冬天,上甘岭地区天气极其寒冷,张定元在一次侦察任务中遭遇敌人伏击,这一次,他没能再活下来。 后来战友们找到了张定元的遗体,在他的口袋里,除了半块冻得硬邦邦的土豆,还有一张字条,是写给刘兴易的,上面写着:“刘兴易,现驻 ×× 部队,等我回来。” 可惜的是,张定元最终没能回来,而他的名字也被重新刻在了烈士碑上,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
[微风]1948年,国军排长带队投诚,谁知,当他来到登记处时,文书却是大惊:“张
千浅挽星星
2025-10-05 19:41:06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