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消息!特朗普与美国防长赫格塞斯讲话之后,美国空军全球打击司令部负责人、四星上

往事趣谈纪录 2025-10-04 16:21:48

突发消息!特朗普与美国防长赫格塞斯讲话之后,美国空军全球打击司令部负责人、四星上将布西耶尔突然宣布辞职。 赫格塞思上台开口第一句就炸了锅,对着台下近千名从全球赶回来的美军将领,直接把矛头对准了喊了好几年的多元化口号:“整整一代将军都被告知‘多样性是力量’,但我们都清楚,团结才是力量。” 这话要是从资深将领嘴里说出来或许还有人听,可偏偏出自他这个只在国民警卫队当过四年少校、靠特朗普强行推上国防部长位置的人。要知道他当年的任命仅以 51 比 49 的微弱优势通过,连民主党都直言他 “缺乏领导素质”。 这场 9 月 30 号在弗吉尼亚匡蒂科海军陆战队基地的大会,从一开始就透着荒诞。赫格塞思在讲话中提出 10 项新指令,不仅强化体能标准和仪容要求,还抨击 “多元化、公平与包容” 项目,强调 “基于业绩” 的晋升。 他甚至要求从事作战相关职业的军人必须按照男性标准进行体能测试,成绩需达到 70% 以上,同时禁止留胡须,批评发胖的士兵和将领。这些指令被外界解读为对美军现有管理体系的 “颠覆性改革”。 布西耶尔的辞职并非孤立事件。自赫格塞思上任以来,五角大楼已陷入罕见动荡。过去 3 个月,他撤换了近 10 名高级军事将领,包括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和海军作战部长。 今年 8 月,美国空军参谋长大卫・奥尔文被迫提前退休,原因是赫格塞思希望 “五角大楼朝不同方向转向”。更讽刺的是,赫格塞思的三名高级助手因涉嫌泄露机密被解雇,其中两人曾是他在极右翼组织 “关注美国退伍军人” 的旧部。 这一系列人事变动背后,是特朗普政府对美军 “去政治化” 的强硬推动。赫格塞思多次公开批评军方高层 “被左翼意识形态渗透”,声称要 “清除削弱战争部杀伤力的明显干扰”。 他甚至计划将 “国防部” 更名为 “战争部”,并裁减现役美军 20% 的四星上将。这种激进改革引发军方内部强烈反弹,不少将领私下表示 “无法接受将军队变成政治工具”。 从数据上看,美军的多元化政策确实取得了一定成效。截至 2025 年,女性军官占比已从 20 世纪末的不足 10% 提升至 18%,少数族裔晋升率较十年前提高了 12 个百分点。 但赫格塞思认为,这些政策 “牺牲了战斗力”。他在讲话中举例称,某支部队因过度关注性别平等,导致体能训练标准下降,在实战演练中 “连基本战术动作都无法完成”。 这种观点遭到部分将领反驳,他们指出,多元化团队在情报分析、跨文化作战等领域反而具有明显优势。 布西耶尔的履历颇具争议。他曾参与 1999 年美军空袭南联盟行动,驾驶 B-2 轰炸机执行任务,被外界视为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的主要嫌疑人之一。此后他仕途一路畅通,2019 年出任空军全球打击司令部司令,掌管美国全部陆基洲际导弹和战略轰炸机队。 此次辞职前,他正主导千亿级预算的 B-21 轰炸机与 “哨兵” 导弹项目,被五角大楼视为 “核现代化计划的核心操盘手”。他的突然离职,可能对美军战略威慑能力造成短期影响。 更值得关注的是,特朗普政府的军事改革正面临法律挑战。今年 5 月,五角大楼宣布开除约千名跨性别军人,理由是他们 “不符合服兵役的严格标准”。 这一决定引发联邦法院诉讼,尽管最高法院暂时取消了暂停执行的裁定,但案件仍在审理中。类似争议事件不断发酵,使得美军内部裂痕日益加深。 现在,布西耶尔的辞职声明仍未明确具体原因,但种种迹象表明,这是军方高层与特朗普政府政策冲突的集中爆发。赫格塞思的改革看似雷厉风行,实则忽视了美军作为职业军队的特殊性。 历史经验表明,过度政治化的军事改革往往适得其反。2008 年,美军中央司令部司令威廉・法伦因反对对伊朗动武辞职,最终迫使布什政府调整战略。此次布西耶尔辞职,是否会成为又一个转折点? 或许过几年再回头看,会发现 2025 年这场将领辞职风波,就像当年纠结要不要用华为 5G 一样,最终还是要回到 “专业与政治平衡” 的原点上来。毕竟军队的核心使命是保卫国家,而不是充当政治博弈的棋子。 这场风波究竟会重塑美军,还是成为历史的注脚?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30
往事趣谈纪录

往事趣谈纪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