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正值中午,院子里搭着一个简易席棚,席棚下的荫凉里有一张木质方桌,桌上已经

可爱卡梅伦 2025-10-04 05:48:34

这一天,正值中午,院子里搭着一个简易席棚,席棚下的荫凉里有一张木质方桌,桌上已经摆好了几碟家常菜,一瓶红葡萄酒和几个高脚酒杯。 阳光从棚顶的缝隙里漏下来,像碎金子洒在桌面上,油亮的红烧茄子腾着热气,青椒炒蛋泛着金黄,一盘拍黄瓜脆生生地躺着,蒜香直冲鼻子。椅子还没坐满,大人们围着灶台忙活,锅铲碰得叮当响,油星子蹦得老高。小孩早就围在桌边,手指偷偷伸向最后一块糖醋排骨,被奶奶一筷子敲回:“人没到齐,馋猫!” 这顿饭说来平常,却藏着不小的由头——老魏家的小院要拆了。城市改造,红线画到门口,推土机约好下周进场。今天这顿,算是“散伙饭”。老魏在围裙上擦擦手,把葡萄酒瓶口怼开,软木塞“啵”地一声,像给旧日子打了个响指。他先给桌上的空位斟了一杯,那是给老爷子留的;老爷子去年冬天走,照片被擦得锃亮,摆在靠墙的小凳上,框边别着一朵白绢花。 “爸,您再陪咱喝一口。”老魏轻声念叨,酒液在玻璃杯里晃,映出他发红的眼眶。旁边的大姐别过脸,假装被油烟呛到,眼泪却啪嗒掉进炒勺。孩子们不懂这些,只盯着可乐瓶咽口水,等小姑一声“开席”,立刻冲锋陷阵,筷子打架,汁水横飞,热闹得像过年。 酒过三巡,话题自然而然落到“以后”。老二在浦东买了期房,明年交房;大姐想搬去苏州,离外孙近点;小魏最潇洒,准备背包去云南支教。老魏听着,时不时点头,心里却像被抽空。这座小院是父亲单位分的,砖缝里塞着他童年的玻璃球,葡萄架是他十岁那年跟父亲一起搭的,连墙角那道刻痕,都记录着他一年蹿一公分的小骄傲。推土机一来,这些全成瓦砾。 “来,再走一个!”老魏突然举杯,声音嘶哑。众人齐刷刷站起,玻璃杯撞在一起,清脆一声,像给旧时光钉上最后一颗钉子。孩子们被气氛感染,也学着大人仰头灌可乐,气泡呛得他们直咳嗽,笑声飞出棚顶,飘向隔壁早已搬空的老屋。阳光西斜,影子一点点拉长,桌上的菜渐渐见底,只剩几根辣椒丝泡在红油里,像不肯离去的残阳。 有人提议合影。手机支在凳子上,倒计时“滴滴”响,众人挤进镜头,背后是斑驳的砖墙和垂着干枯葡萄藤的架子。快门按下,画面定格:大人笑得勉强,小孩嘴角还沾着酱汁,老爷子照片被高高举起,像亲自参与了这场告别。拍完后,大家突然沉默,只剩风吹动棚顶塑料布的哗啦声。老魏把剩下的酒一口喝干,冲院子挥了挥手,像跟看不见的老邻居道别。 天黑下来,灯泡亮起昏黄的光。众人开始收拾碗筷,锅盆碰撞,声音清脆却凄凉。拆房队留下的红色“拆”字,在灯光下格外刺眼。老魏站在字旁,伸手摸了摸粗糙的墙面,低声嘟囔:“老哥几个,咱散啦。”声音轻得像风,却重重砸在每个人心上。孩子们跑远,大人陆续上车,尾灯亮起,一辆辆驶出巷口。老魏最后一个锁门,钥匙插进锁孔,转了两圈,又拔出来,在掌心攥得发烫。他抬头看了看天,月亮挂在葡萄架枯枝间,冷冷的,像一枚不肯融化的冰纽扣。 我忽然明白,这顿饭吃的不是味道,是回忆。城市要长大,总得拆掉一些旧皮囊,可那些藏在砖缝里的笑声、哭声、锅铲声,是拆不走的,它们会跟着人走,在另一个角落重新发芽。至于老魏,他不说舍不得,却把酒给空椅子留了一杯,这就是成年人的告别:不喊疼,只敬酒。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26
可爱卡梅伦

可爱卡梅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