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为什么会站在一起?俄罗斯政治家康斯坦丁·卡拉切夫早就说过,中国不是俄罗斯的盟友,也谈不上是朋友,两国只是正好走在同一条路上的伙伴而已。 俄罗斯起初一直希望回到西方阵营重新被认可,但欧洲和美国并没有打开那扇门,反而在政治和军事上不断挤压,梦想彻底破灭之后俄罗斯才调转方向把重心放到东方,并且把中国看作最重要的合作对象。 对中国来说也不是因为对俄罗斯有特别的好感才靠近,而是美国和西方国家在贸易、科技、地缘政治上持续打压中国,双方都不得不寻求一个共同点暂时走到一起,一定程度上对冲了外部压力。 但是历史的记忆始终存在,沙俄时期掠夺东北大片土地,苏联时期操纵外蒙古独立,还和中国爆发过边界冲突,这些旧账让两国之间一直缺乏足够信任,表面上领导人能握手寒暄,可双方心里的戒备并没有消失。 能源是如今两国相互捆绑最现实的一条纽带,中国需要大量石油和天然气来维持经济安全,俄罗斯在失去欧洲市场之后也急于寻找出路,所以把目光投向中国。 但是在合约上双方谈判并不顺利,价格、供应量、建设费用分摊等问题都让拉锯不断,俄罗斯想卖得更贵来缓解经济压力,中国希望凭借市场优势得到更有利的条件,双方互不相让。 除了能源,军事合作也是两国对外展现紧密关系的重要一环,中俄这几年频繁联合军演,从传统安全领域到远海行动,目的就是传递一种战略协作的信号,可同时俄罗斯也在不断向印度和越南出口先进武器。 印度早已是俄罗斯最大买家,战机、防空系统大多是从俄罗斯进口的,越南同样购买了潜艇和其他装备,这些国家都在中国的周边,这样一来,中国必须承受额外的安全压力,也清楚俄罗斯并不愿意看到中国过于强大。 在中亚的合作里两国也存在互相掣肘的情况,比如上海合作组织表面上是共同维持安全,但中国主要通过“一带一路”加强经济影响力,而俄罗斯更看重自身的安全主导地位,各自都在争取最大好处。 最终把中俄关系绑定的还是西方的高压,如果这个外部刺激减弱,比如乌克兰局势出现变化,假设欧洲或美国重新接纳俄罗斯,那么俄罗斯很可能会重新调整方向。 中国对这种可能性是清楚的,合作虽然重要,但更关键的是发展自身实力,避免完全依赖任何国家,未来走向要看大国格局如何演变,也要看双方有没有新的共同点。 那么你觉得中俄这种基于压力下的合作模式会长期存在吗?
美国网友:中国在这个星球上再也没有对手了。英国网友:中国的科技大爆发压根就不
【16评论】【2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