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美国记者问摩根大通CEO戴蒙,中国怕不怕制裁?没想到这位金融大佬的回答

云海澄碧翠 2025-09-30 15:53:06

5月30日美国记者问摩根大通CEO戴蒙,中国怕不怕制裁?没想到这位金融大佬的回答,颠覆了美国记者的认知。 摩根大通的掌门人,那个被叫做“华尔街一哥”的杰米·戴蒙,今年上演了一出精彩的“双城记”,5月22日他的身影出现在上海。 在这里他是合作的倡导者,在全球中国峰会上,与中国的企业家们,热烈讨论着跨境金融的未来,他还亲自去走访了几家科技公司,感受着这片土地的脉动。 戴蒙的行动比言语更实在,摩根大通正下大注,不仅想拿到全业务牌照,还在上海和北京增设了新的分支机构。 华尔街的圈内人都清楚,中国那种越压制,越能爆发出惊人能量的模式,对资本有着致命的吸引力,然而场景一换,到了5月30日的华盛顿,戴蒙的画风突变。 在里根国家经济论坛上,面对财经记者的尖锐提问,他不再是那个温和的合作者,而变成了一个直言不讳的警告者。 他对着台下的政商精英们直说,别指望中国会屈服,人家那边根本就不害怕,戴蒙看得明白,中国有海量的工程师,一旦需要就能迅速集结起来攻克技术难关,他们对此早有准备。 戴蒙的这番话,其实是在给美国敲警钟,他真正担心的根本不是外部的“对手”,而是美国自身的问题,他觉得美国最大的威胁,源于其内部的分裂、低效和治理能力。 他用银行家的敏锐,给美国经济画了一张素描,国债五年内暴增10万亿美元,占GDP的比重飙到100%,这在里根时代才35%。 年度赤字占GDP的比重也接近7%,是当年的两倍,这在他看来就是“管理不善”,戴蒙的观察,揭示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国家发展逻辑。 美国习惯于用制裁这种“高墙”,来维护自己的霸权,试图在人工智能、电动汽车和无人机等领域围堵中国,可《华尔街日报》在5月30日的文章里就说了,这堵墙似乎没那么管用。 中国的电动车在价格和性能上都极具竞争力,消费级无人机市场,中国几乎是主导者,自动驾驶汽车,已经在武汉、北京的街头跑起来了,速度比美国公司还快。 更别提太阳能和电池产业了,中国占据着全球最大的份额,即便是在美国及其盟友,稍有优势的先进芯片和AI领域,差距也在飞速缩小,中国的“护城河”是内生的。 华为在芯片被“卡脖子”后,硬是靠自研让海思业务活了过来,面对荷兰的光刻机禁令,中芯国际等企业,也在玩命地搞国产化攻关,这种韧性源自一种不服输,遇强则强的民族精神。 这种底气来自于庞大的人才储备,就像英伟达CEO黄仁勋说的那样,全球一半的AI工程师都在中国。 还有那个巨大的国内市场,它就像个“孵化器”,能让企业在走向世界前,先在国内练出一身硬功夫。 当美财政部长耶伦被问到如何看待戴蒙的观点时,她的回答就显得有些含糊,只是表示希望局势不要恶化,这种官方辞令,与戴蒙这位一线资本家的直白警告,形成了鲜明对比。 戴蒙最后的那句话掷地有声,他说如果未来40年,美国失去了军事和经济的领先地位,那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也就保不住了,这话是说给华盛顿听的,也是说给世界听的。

0 阅读:157
云海澄碧翠

云海澄碧翠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