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的时候,日本陆军中将栗林忠道,在小小的硫磺岛上防守阻击美军时,硬是想出来个点子,挖出了28公里长的“地下迷宫”,这套“战力藏地下,火力伸地上”的玩法,曾让美军头疼不已。 当时的美军长时间对此地进行狂轰滥炸,扔下2.4万吨炸药,结果只干掉了几十个藏着的日军,靠着这个所谓的“地下迷宫”,日本苟延残喘了近一个月时间,而现如今台湾显然是把这套战术,当成了“宝典”,而且搞了个豪华升级版。 花莲的佳山基地,掏空山体,号称“远东最大地下工程”,砸了20亿美元,就为了能塞进200架战机,还能抗住强震和炸弹直击。 澎湖那边也没闲着,地底下修的基地,能藏下六个装甲营的家当,连油库和维修中心都一应俱全,这简直是把栗林忠道的设想,用现代工程技术放大了一百倍。 但是形似不代表神似,同样是挖洞,背后的算盘完全不一样了,栗林忠道在硫磺岛玩的是命,他的目标就是拿人命去填,用近三万美军的伤亡数字,去震撼美国人的神经。 支撑这一切的,是日军那种“玉碎”式的极端战斗意志,坑道对他们来说就是“坟墓”,台湾这边的却就变成了“以拖待援”,他们也想让解放军付出巨大代价,但终极目的不是同归于尽。 而是拖延时间,赌美国会出手相救,坑道成了一个等待外援的筹码,这就带来一个根本问题,用着最决绝的战术,怀揣的却是求生的希望,这套系统还能转得动吗? 当士兵的战斗意志,都被打上问号时,再坚固的工事又能守多久,最要命的是时代变了,当年让美军束手无策的坑道,在今天的技术面前几乎是“裸奔”,过去美军最后只能用最笨的办法水泥封洞口,而现在呢? 高清卫星、低空无人机、探地雷达,组成一张天罗地网,你挖的通风口和通信线路,在屏幕上看得一清二楚,而台军自己都承认,这正是他们的致命弱点。 打击手段更是今非昔比,钻地弹能像“串糖葫芦”一样,打穿几十米岩层,温压弹一响,坑道里的人,连个完整的都找不着。 强大的电子战,还能直接废掉通讯,让台耗巨资打造的地下指挥中心,瞬间变成一座信息孤岛,“栗林忠道”当年所谓的隐蔽优势,在今天已经荡然无存。 曾经坚不可摧的堡垒,现在更像一个进去就出不来的囚笼,台湾对硫磺岛坑道战的模仿,只学到了皮毛,却忽略了其赖以生存的时代背景、精神状态和技术代差。
上甘岭战役后期,美军损伤惨重,将前线部队换下,派来一直作预备队的日裔独立第五团。
【3评论】【2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