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岸关系面临严峻考验的当下,一个古老的华人社团突然站出来,旗帜鲜明地反对分裂势力,中国洪门促进会2024年5月20日发出声明,直指台湾地区某些人公开发表分裂言论,宣称台湾是所谓独立国家,把大陆说成外部势力,这种做法严重损害国家统一。 麻烦看官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洪门这个在不少人记忆里带点江湖色彩的名字,突然因为一纸声明重新走进公众视野。 2024年5月20日,中国洪门促进会旗帜鲜明地发声,直指台湾一些政客公然叫嚣所谓“独立”,甚至把大陆说成“外部势力”。 声明中有一句话分外醒目——要组建“除奸队”,用情报、宣传和执行三步走的方式,对付“台独”分子。 消息一出,网络上炸开了锅,有人觉得热血沸腾,直呼解气,有人则忍不住追问:洪门到底是什么来头,凭什么敢放出这样的狠话? 很快,台湾方面的反应证明这份声明不是空穴来风,赖清德的安保措施迅速升级,从出行车队到住所防护,再到饮食检测,几乎全线提档。 对比之下,洪门的“除奸队”虽然只是一纸宣告,却像一根针,扎进了台当局最敏感的神经,大家议论纷纷:一个民间社团,凭什么能让台岛领导人胆战心惊? 其实,洪门的“行动逻辑”并不神秘,声明里提到的三步走——情报、宣传、执行——在他们的传统帮规里早就有雏形。 不同的是,如今他们更善于结合现代手段,尤其是信息战和经济手段。 早在2020年,就有“港独”分子在社交媒体上张扬旗帜,结果不到两天,他在内地的家族企业就被曝光存在问题,生意一落千丈。 据台媒披露,洪门近几年通过数据分析锁定过数十名“台独”金主,让他们在大陆的资产缩水数亿元。 这种方式,既不用刀光剑影,又能让人心惊胆战,也难怪被外界形容为现代版“江湖追杀令”。 如果把时间的指针拨回几百年前,就更能看懂洪门今天的姿态,关于起源学界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1655年郑成功在台湾创立金台山明远堂,聚拢遗臣和江湖侠客,以反清复明为号召。 另一种则追溯到福建南少林寺,据说清军围剿后五位僧人逃至高溪庙,以庙中“洪”字为名建立天地会。 无论哪一种,都带着浓厚的“忠义”烙印,清代时,洪门屡次被列为反贼,却像野草一样割不尽,反而在广东、台湾广泛传播。 成员多是苦力、伙计等底层人,却用茶杯阵、暗号阵保持联系,可以说,他们骨子里带着对国家、对民族的执念。 近代以来,洪门的身影更频繁地出现在历史舞台,太平天国起义中就有洪门成员洪大全的身影,孙中山在檀香山加入洪门致公堂,被册封为“洪棍”,美洲洪门还为辛亥革命募集巨款。 到了抗日战争,杜月笙组织的敢死队用斧头和土制炸弹夜袭日军仓库,127人全部战死,他们留下的绝命诗“赤血洒尽为国殇”至今读来仍让人动容。 这些故事说明,洪门从不是单纯的江湖帮会,而是一种凝结在民间的家国力量。 进入当代,洪门的版图已经遍布全球,北美的分支几乎控制了唐人街的餐饮物流,港澳的分支则涉足地产和金融,甚至在缅甸果敢还有武装力量。 国际刑警组织的报告称,洪门关联企业的年资金流动额高达数百亿美元,规模足以媲美一些国家的经济体量。 除了经济实力,洪门的文化痕迹也随处可见,比如川菜“夫妻肺片”的旧称“洪门片”,扑克牌的“斗地主”玩法被认为脱胎于洪门的天地牌阵。 可以说,他们既是江湖传说,又是现实力量。 今天,当洪门再次发声时,台独分子会感到压力并不奇怪,对洪门来说,“分裂国家”触碰的是最核心的帮规——《三十六誓》中就明确写着,若有外族侵我国土,凡洪门兄弟皆应舍命相抗。 换句话说,这不是一时兴起,而是四百年传承下来的铁律,洪门的声明,不仅仅是对个别政客的喊话,更是一种象征,表明维护统一是民间与官方的共同意志。 未来,所谓“除奸队”未必真会刀光剑影,而更可能体现在舆论和经济战线上。 对台独金主的精准打击,对网络舆情的引导,甚至是通过全球华人网络施加影响,都是可能的方向。 与此同时,洪门在大陆的另一重身份——致公党,也让它有了参政议政的合法渠道,可以在更广阔的平台推动两岸交流。 回望洪门的历史主线,不难发现一个不变的关键词:忠义。 从南少林到郑成功,从孙中山到杜月笙,这股力量一直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 今天,他们的声明既是对“台独”的警告,也是对所有华人的提醒:国家统一不是抽象口号,而是每一个世代都要扛起的责任。 正如《海底册》开篇写道:“日月星辰,照我赤心,山河破碎,洪门当立。”这份赤心,跨越百年仍然鲜明!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吗?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交流。
在两岸关系面临严峻考验的当下,一个古老的华人社团突然站出来,旗帜鲜明地反对分裂势
叁号知识局
2025-09-26 17:08:46
0
阅读: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