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94岁的蒋妙月向中央提请求:想去台湾见蒋介石。毛主席了解情况后指示:“好好安排,礼送入台。” 1963年,台北松山机场。一架香港来的客机降落。 舱门打开,穿深蓝色旗袍的老妇人蒋妙月,在工作人员搀扶下走出。等候的蒋介石快步上前,攥住她的手哽咽:“姆妈,您可算来了。” 没人想到,这场跨海峡团聚,是毛主席批示、周总理安排的特殊行动。 蒋妙月 1889 年生于浙江奉化溪口。丈夫孙琴风是蒋介石亲舅舅。夫妻俩没孩子,把蒋介石当亲儿子养。 1895 年,蒋介石父亲去世,蒋家陷困境。6 岁的蒋介石和母亲度日艰难。蒋妙月夫妇既出钱接济,又负责教他读书。 1908 年,蒋介石想留日却没经费。蒋妙月卖掉家里两亩薄田,凑 200 块大洋给他:“去东洋学本事,将来报效国家。” 这钱够普通人家过十年。后来蒋介石总说:“没有姑母,就没有我今天。” 1913 年,蒋介石因 “二次革命” 被通缉。蒋妙月冒全家风险,把他藏地窖半个月。警察搜查时,她镇定应对。后又卖陪嫁首饰凑路费,帮他逃去日本。这份恩,蒋介石始终记着。 1949 年,国民党退台前,蒋介石多次劝蒋妙月同去。她坚持:“老骨头埋溪口就好。” 后来两岸关系紧张,蒋妙月生活渐难。丈夫早逝,养子战乱失踪。94 岁的她独居破祖屋,没人照顾。 1963 年春,曾任蒋介石侍从秘书的汪日章回乡,特意看望蒋妙月。见老人缩在土炕,家里没像样家具。蒋妙月拉着他哭:“想见介卿(蒋介石字)一眼,死也值。” 汪日章回到北京后,没耽误一点时间,马上把蒋妙月的情况写成报告,交给了周总理。周总理知道这事不简单,涉及很多敏感问题,于是亲自去向毛主席汇报。 毛主席听完后,沉默着想了一会儿,说:“蒋妙月对蒋介石有养育之恩,现在她老了想见见他,这是人之常情。我们共产党既要讲政治,也不能不讲人情。” 说完,他拿起笔,在报告上批示:“好好安排一下,以礼送她去台湾。” 接到批示后,周总理亲自负责安排后续事宜。为了保证蒋妙月的安全,中央决定先把她接到上海,再从上海经香港转去台湾。 考虑到老人年纪大了,身体可能吃不消,还专门安排了医护人员全程跟着,随时照顾。 1963 年 10 月的一个清晨,蒋妙月在工作人员的护送下,登上了飞往香港的航班。临上飞机前,她特意找出蒋介石以前送她的紫色绸缎旗袍换上,盼着早点见到亲人。 蒋妙月到台北时,蒋介石已带宋美龄等亲眷在机场等候。见她颤巍巍下舷梯,蒋介石快步上前,扑通跪地:“姑母,不孝侄儿让您受苦了!” 宋美龄也落泪,亲自扶她上车。 蒋介石把蒋妙月安置在阳明山别墅,派专人照料。每天清晨,他都来问候,陪她散步聊天。蒋妙月带来的奉化千层饼,成了他最爱的点心。 一次,蒋妙月开玩笑:“你现在是‘总统’,别忘当年我卖田送你留学。” 蒋介石立刻严肃:“姑母大恩,我永生难忘。” 在台湾,蒋妙月待遇很高。蒋经国夫妇常来看她,叫她 “姑奶奶”。1967 年,她 98 岁生日,蒋介石亲办寿宴,台湾名流都来祝寿。 宴会上,他动情说:“没有姑母,就没有我,更没有蒋家今天。” 蒋妙月赴台,不只是亲属团聚,更是大陆向台湾释放善意。 蒋妙月在台湾度过最后五年,1968 年 99 岁去世。 临终前,她握蒋介石的手:“姑母这辈子值了,见你好好的就放心。” 蒋介石悲痛不已,亲自扶灵,按奉化习俗办了隆重葬礼。
1963年,94岁的蒋妙月向中央提请求:想去台湾见蒋介石。毛主席了解情况后指示:
靖江的过去
2025-09-25 11:41:17
0
阅读: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