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特朗普口风变了,支持乌克兰反攻,不许中印援助俄罗斯 9月23日,纽约

飞天史说 2025-09-24 16:40:45

一觉醒来,特朗普口风变了,支持乌克兰反攻,不许中印援助俄罗斯 9月23日,纽约联合国大会的热闹还没散去,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给世界来了一记“急刹车”——他刚还在主张乌克兰“以地换和”,转眼就改口支持乌克兰反攻,还点名要中国和印度别再帮俄罗斯买油。 这番操作,不仅让乌克兰和俄罗斯两头愣神,也让不少观察家忍不住发出一句:这口风变得也太快了吧。究竟是特朗普临时起意,还是背后另有深意?这场剧情反转,值得好好扒一扒。 原本,8月中旬特朗普和普京见面后,外界都以为他会继续主打务实牌,主张乌克兰割点地,早点收场。特朗普自己也明说过,别再打了,乌克兰要是再拖,丢的地只会更多。 这种调调,和他一贯的“美国优先”没啥两样——美国人不想为别人的战争买单,能省则省。 可就在联合国大会期间,特朗普突然调头,公开说俄军“纸老虎”,乌克兰有能力把失地全收回来。这话一出,乌克兰方面自然是喜出望外,欧洲一众盟友也赶紧跟进表态,气氛一时拉满。 但细看特朗普的表态,嘴上是“支持”,实际却是把担子往欧洲身上推。他反复强调,欧洲得多掏钱,北约和欧盟得加大军援,暗示美国不会再无底线援助。 这一招就像打太极,既给乌克兰加油打气,又把责任甩得干干净净。美国军火商在欧洲的生意水涨船高,不用出大力,还能赚钱,这算盘打得相当精明。 熟悉特朗普风格的人都知道,他啥事都得先考虑美国的“小金库”,哪怕嘴上说得漂亮,真金白银可得掂量清楚。可以说,无论他是主张“割地和谈”还是“全面反攻”,核心还是那句老话:美国利益第一。 更有意思的是,特朗普这次还专门点名中国和印度,要求两国别再从俄罗斯买石油。美国总统在联合国大会上公开这样喊话,背后绝不是临时起意。 现在中国和印度买俄油,都是明面上的正常交易,符合国际规则。可特朗普偏偏要往这上面扣帽子,说是“资助俄罗斯”。 其实,这种说法更像是转移视线,想让大家少盯着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反复和无力。 毕竟,乌克兰反攻打得并不轻松,欧洲对军援早就有怨言,美国国内对继续砸钱也有不满。特朗普这一招,既能在国内树立“强硬形象”,又能试图在国际上孤立中印,典型的多面出击。 不过,国际社会可没这么好糊弄。中国一向强调自己在乌克兰问题上保持中立,和俄罗斯的能源合作也是正常的商业往来,不容随意抹黑。 印度同样强调,买俄油完全是出于本国能源安全考虑,别人说三道四根本不在乎。实际上,美国自己也曾在国际能源市场上利用各种手段牟利,轮到别人做同样的事,就高举道德大旗,这种操作大家都看得明明白白。 回头看,特朗普这波变脸,表面上是为了展示对俄强硬,实际还是为了美国自己捞好处。 支持乌克兰反攻,但不想美国多掏腰包;点名中印,既能转移国内压力,又能试图制约竞争对手;把欧洲盟友推上前线,自己坐收渔翁之利。 这一系列动作,归根结底还是“美国优先”的老剧本,只不过这次换了个新说法。对欧洲来说,压力山大不说,未来还得自己多掏钱、多担风险。对中国和印度,美国的指责更像是政治表演,难有实质影响。 国际局势本就风云变幻,谁先变脸谁就先掌握主动。特朗普这次突然转向,确实搅动了舆论池塘,但各国该做什么还是会照常进行。 乌克兰危机的复杂性远超一句口号所能涵盖,真正能解决问题的,永远不是单边施压或者甩锅推责,而是各方坐下来,平等对话,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出路。 毕竟,国际社会终归不是某个人的舞台,任何国家都无法靠一己之力左右全局。特朗普这阵操作,更多是美国大选年里的“花招”,但世界的格局和人心,远比表面风波要深沉得多。 最后,特朗普的变脸操作,虽然让乌克兰和欧洲短暂振奋,却难掩美国自身利益至上的本质。 美国政策的反复,反倒成了这一轮地缘博弈中的最大不确定因素。 对于中国来说,坚持和平、坚持中立才是长远之计。大国博弈终归要回归现实,真理只在脚下,喊破嗓子也不如迈开步子。 参考资料:特朗普指责中印购买石油是“资助俄罗斯”,外交部回应 2025-09-24 16:04·观察者网 见完泽连斯基,特朗普大转弯:乌克兰能夺回领土 2025-09-24 10:42·观察者网

0 阅读:50

猜你喜欢

飞天史说

飞天史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